9月10日,我们迎来第31个教师节,在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里,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我们关注的话题。
毫无疑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基、强教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全区教育仍然存在着优秀教师大量流失、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工作环境差、工作负荷重、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老化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区、地(市)、县(区)各级政府教育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补贴、津贴和奖励等形式,提高农牧区教师特别是基层、偏远地区教师收入;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学校从教“上岗退费”优惠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农牧区、偏远地区教师福利待遇,吸纳优秀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到农牧区、偏远地区从事教学工作。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从源头上抓好教师素质提升工作,加强农牧区、偏远地区教师的学历提高教育;通过抓教师学习、教师承诺、教师践行,来抓教师师风师德教育;结合实际,创新形式,采取校本培训、网络研修、跟岗学习、名师指导等,不断充实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
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启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各县(区)定向培养本土化、全科型师资,重点解决农牧区、偏远地区小学和教学点师资不足问题。以公开招考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考录西藏教师;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聘用愿意到我区教学的高学历者,签订短期教学合同,充实基层教师队伍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选派部分志愿者到基层进行教学。
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广大农牧区由于教学条件艰苦,可以实行教师蹲守基层制度,规定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在农牧区教学,达到年限方可考虑职称晋级、工作调动等;实行城市教师下乡与农牧区乡村教师进城制度,实现教师能进能出。在教师职称考评、培训、深造、工作年限计算等方面,对农牧区、偏远地区教师进行政策倾斜,鼓励教师长期在基层教学。
责编:李志平
文章链接: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5-09/15/content_645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