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中的救援——强基惠民驻聂拉木县亚来乡亚来村工作队救助游客纪实

发布时间:2012-06-07 作者:何静 邓春健 来源:网易新闻

    2月8日,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普降暴雪,平均积雪厚度达到1.2米左右,318国道严重阻塞,共有2辆车11人被困在聂拉木县通拉山上。被困游客向外界求救,通过聂拉木县委、县政府的耐心劝说,有4人步行返回65道班休息。但因中央电视台记者白璐等7人中有3人高原反应严重,且游客何嘉哮喘病突发,无法下车步行,故此7人留在车里等待救援。

    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日喀则地委、行署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立即展开救援工作,切实保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聂拉木县亚来乡亚来村、土隆村工作队(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派驻)积极协同亚来乡党委、政府,聂拉木县公安边防大队亚来乡公安边防派出所参与救助被困游客,谱写了一曲强基惠民、抗灾救人的英雄壮歌。

    2月8日晚,聂拉木县境内暴风雪肆虐,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聂拉木县亚来乡亚来村工作队正在住处商讨第二天如何及时摸清农牧民群众的受灾情况。晚上8点左右,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亚来乡乡长尼玛顿珠、聂拉木县公安边防大队亚来乡公安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周绍祺等人来到工作队住处,希望驻村工作队队员协同前往营救被困游客。

    灾情就是命令,驻亚来村工作队及时向区局、总队主要领导、强基惠民办汇报,主要领导指示要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和武警边防官兵做好被困游客的救助工作。接到指示后,驻村工作队立刻与亚来乡党委、政府、亚来乡公安边防派出所组成抗灾救援突击队,组成27人的营救工作队前往救援。

    由于当时强风超过11级,且夹带暴雪,318国道积雪较深,驻村工作队的面包车底盘太低,无法行进。工作队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徒步行进前往营救。在行进途中,驻亚来村工作队及时与驻土隆村工作队联系,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晚上11点左右,突击队行进至土隆村进行短暂休息,驻土隆村工作队将自己仅剩的一点干粮、饮料等物资拿出来,为救援突击队员补充必要的能量,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驻土隆村工作队队员王佳佳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救援突击队。

    持续的强暴风雪已将318国道阻断,游客被困通拉山顶数十小时。为了争取救援时间,救援突击队在土隆村村干部的带领下,徒步抄小路前往被困地点。夜晚,暴风雪太大,能见度仅1米左右,加上山路崎岖,救援突击队队员只能跟在土隆村干部的脚印后面,缓慢前行。经过七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2月9日凌晨4点半左右,救援突击队到达通拉山顶被困游客处。7名游客蜷缩在车内,见到救援人员,被困游客激动地热泪盈眶,几位游客都激动地哭了,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由于长时间在暴风雪中跋涉,救援人员已经精疲力尽,大家在山顶找到一间屋子,点燃柴火,生火取暖。同时,吃了点从土隆村带来的压缩干粮,补充体力。在短暂休息后,救援突击队员相互搀扶着无法自行行走的游客,艰难向山下行进。驻土隆村工作队队员王佳佳忍受自身体力极限,坚持搀扶着被困游客徒步下山。

    2月9日上午12点左右,救援突击队到达亚来乡土隆村,驻土隆村工作队留守队员烧起牛粪炉子,冲上葡萄糖水,为被困游客和救援突击队员取暖恢复体力。

    驻亚来乡亚来村、土隆村工作队其他队员,也积极参与到救援后勤保障工作中。驻村工作队队员扎西顿珠、黄卫峰、王俊成、田立子等人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前往救援。因车辆受阻被迫撤回后,积极做好后勤支援,悉心照料被解救出来的游客。随后,驻村工作队驾驶员王俊成不顾雪后路滑的危险,上山将被困车辆开下山。

    事后,参加救援突击队并到达通拉山顶成功将被困游客救下的工作队队员王佳佳表示:参加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很受教育。得知有游客被困通拉山顶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救人”。这次参与到救援被困游客的工作中,收获很大,能够将被困游客从强暴风雪中救出,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