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 举世瞩目——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4周年述评之一

发布时间:2013-03-25 作者:玉珍 来源:西藏日报

  对72岁的索朗巴珠来说,3月2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索朗巴珠民主改革前是一名农奴,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生活十分艰苦。“54年前的这一天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今天对我来说比过年还要高兴。”他说,“新旧两个社会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从长夜漫漫、备受奴役到迎来光明、当家作主,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1959年3月28日,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第一次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管理。

  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1959年前,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会说话的牲畜”,他们的人身依附于农奴主,其收入的绝大部分为农奴主所有,终年不得温饱,领主可以任意役使甚至杀害他们。

  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公然撕毁西藏和平解放协议,悍然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历史潮流、适应人民的新期待,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彻底平息叛乱,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

  一个旧时代从此结束,西藏高原拉开了一场以解放农奴为核心目标的举世瞩目、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革。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站立起来了,翻身得解放。

  民主改革结束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实行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从此,西藏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西藏各族人民的伟大节日。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已经巍然屹立在雪域高原之上,展示在世界面前。

  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巨大飞跃

  1959年,西藏全区的GDP仅为1.74亿元,到2012年,达到701亿元,连续四年实现百亿元增长。

  1959年,西藏农牧民几乎没有收入,到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

  半个多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拓宽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

  农牧业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促进农牧业大发展,中央对西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极大地改善了西藏农牧业的生产条件,改变了农牧业生产方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免征免购,从农牧民手中不收任何农牧业税;实行“两个长期不变”政策,使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到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95万吨。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西藏已初步形成了以优势矿产业、建材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为支柱,包括电力、农畜产品加工、饮食品加工制造等在内的富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142个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工、矿业、旅游、藏药、商贸等九大集团相继组建。2012年主要产业园区完成税收26.5亿元,比2007年增长28倍。

  在工业和农牧业全面发展的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又适时提出“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将旅游业确立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2012年11月30日,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吃上“旅游饭”,我区旅游业已进入提质增效、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50多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没有现代医疗和科研机构,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目前,全区已形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并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西藏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全就业。40%的拉萨市居民用上了暖气,结束了西藏没有集中供暖的历史。农牧民安居工程和“八到农家”工程深入实施,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现代意义的公路。自民主改革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常规项目的投资力度,安排了一大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西藏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林芝机场、阿里昆莎机场相继顺利通航;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运行,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主改革前,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根本谈不上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半个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民族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群众文化日益活跃,文化产业蓄势待发,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

  历史和现实昭示了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才能拯救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西藏各族人民才能有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