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以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抓手,统筹资源、聚合力量全力推进高原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厕所革命纵深推进、人畜分离有序实施、村庄清洁常态开展四大举措,有效补齐民生短板,农牧区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今年9月9日,全区高原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在日喀则召开,充分彰显自治区对当地建设成效的高度认可。
在高原和美乡村建设中,日喀则强化规划引领,聚焦农牧民急难愁盼问题,将资源要素向乡村倾斜。2025年,日喀则市规划投资6.56亿元建设40个高原和美乡村,目前4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总体建设进度推进至90%,其中23个项目已顺利完工;同时,全市400个村庄达到自治区和美乡村创建认定标准,高原乡村逐步实现“环境美、设施全、服务优”的转型。
厕所革命是改善农牧区卫生条件的“先手棋”。日喀则针对传统厕所“雨天湿、夏天臭、冬天冷”的痛点,坚持因地制宜,全力普及卫生旱厕,同步落实“四有四无两清一用”建设标准,推动新改厕所“应入院尽入院、能入室则入室”。为保障长效运行,当地构建“专业管护+群众自治”体系,依托村规民约、积分制等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2025年,日喀则市328户农牧区厕所改造指标已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市14.2万户农牧民中,通过资金补贴、易地搬迁、群众自建等多种方式,累计完成12.64万户厕所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89%,农牧区卫生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人畜分离是阻断人畜共患疾病风险、转变传统生活方式的关键举措。日喀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通过规划引导、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撬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结合各地自然环境与养殖规模,采取“宜集则集、宜分则分、宜改则改”模式,推动生活区域与养殖区域、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彻底分离。同时,明确村委会、合作社为集中养殖点管理主体,推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科学防疫”模式,杜绝“分而不圈、变相混居”问题。2025年,该市计划完成27067户人畜分离改造,目前已完成21758户,完成率达80%;全市累计实现农牧区人畜分离10.62万户,农牧民生活环境舒适度大幅提升。
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为和美乡村“擦亮底色”。日喀则以“3・28纪念日”等重大节假日及生态文明高地创建为契机,持续掀起村庄清洁热潮。2025年以来,全市累计动员群众30.05万余人次,开展集中整治3.96万余场次,清理各类垃圾7700余吨。通过“村居大喇叭宣讲+特色活动引领”强化宣传引导,亚东县组建儿童“美丽公约环保小卫士”服务队,以“小手拉大手”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清洁先锋队专攻卫生死角、白色垃圾,推动整治工作从“清脏”向“治乱”延伸、从“村庄公共区域”向“农户庭院”覆盖。各地还将清洁行动纳入村规民约,依托积分制建立奖惩机制,仁布县通过“小积分推动大治理”,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人人爱清洁、村村讲卫生”成为高原乡村新风尚。
从基础设施提档到公共服务升级,从环境整治到生活方式转变,日喀则正以扎实举措推动高原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让农牧区群众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共享发展成果,一幅宜居宜业的高原乡村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