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红旗猎猎,雪域明月团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中秋佳节交汇的喜庆时刻,从边境一线到雅江两岸,从重建工地到丰收牧场,日喀则各地用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庆祝活动,把“家国”写进珠峰大地,把“团圆”烙进各族群众心田。
眼下,“双节”喜庆氛围正浓。在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处处是汗水与欢笑交织的画面,节日的到来为这片土地注入别样温情。定日县克玛乡党委带着羊肉、月饼、水果走进灾后重建工地,向坚守一线的建设者敬献哈达,送上“双节”礼包,并叮嘱“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进度提速”。施工队负责人代表全体工人郑重承诺:一定把家园重建为“放心工程”,让受灾群众按期住进新房。
“我在新居庆国庆·我在新居过中秋”活动在定结县江嘎镇达那村新居举办。4户拿到钥匙的农牧民与援建工人并肩揉面、压花、烘烤藏式月饼,随后促膝围坐、跳起锅庄。“地震后,看着房子倒了,心里特别难受。”入住新居的莫拉笑中带泪:“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上结实漂亮的新房子,心里比吃了月饼还甜!”镇党委表示,新居的建成,象征着群众新生活的开始。
拉孜县扎西宗乡乃萨村“双喜”临门:收割机金浪里穿梭,一排排藏式新居错落有致,灾后重建与秋收“双线作战”高效推进。村民旺拉说:“党和政府帮助我们重建家园,秋收也没耽误一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群众心里踏实!”金黄粮袋与崭新屋顶在高原阳光下交相辉映,成为乃萨村献给共和国76岁华诞最亮丽的礼物。
金秋送爽、“双节”同庆,各地庆祝活动精彩纷呈。岗巴县龙中乡与驻地部队在营区搭起舞台,隆重举办“军民同心融发展 民族团结谱新篇”文艺汇演。民族舞蹈、军旅歌曲、传统曲艺接连登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演出后的“民族团结餐”上,官兵与干部群众同切月饼、共话强边,把“军爱民、民拥军”写进军地共建的新篇章。
萨嘎县雄如乡孜康村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热闹非凡,今年出售短期育肥绵羊570只,创收31.6万元,盈利18.9万元,现场为101户牧民发放现金12.5万元及总价值达2.9万元的大米、面粉、食用油。村民捧着分红款笑呵呵:“腰包鼓了,信心足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十一”黄金周,吉隆县推出“文化吉隆·民俗达堆”射箭节。参赛选手与游客齐聚吉隆镇,竞技、体验两大区域同步开放。选手们个个身手不凡,引得观众阵阵喝彩;非遗魅力点燃假日文旅,游客深度领略吉隆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双丰收。
亚东县第二届“烛光杯”教职工文艺比赛激情上演,全县27所校园教职工轮番登台,带来舞蹈、朗诵、合唱等精彩节目,既亮出教师的多才多艺,更凝聚起建设教育强县的昂扬斗志,为共和国76岁华诞献上嘹亮的“烛光礼赞”。
南木林县普当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开展“助农秋收践初心”主题党日,割草、捆扎、搬运,帮助牧民抢收牧草,以实际行动解决劳动力短缺难题,让党旗飘扬在金色牧场。
桑珠孜区联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相‘阅’书屋·话变化”读书分享会吸引80余名青年学生。大家先整理书籍,再围绕“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变迁”分享阅读心得,最后通过专题片沉浸式感受高原巨变。书香与家国情怀在月色下交汇,“爱读书、善读书”的新风吹进青春记忆。
一面面国旗迎风招展,一声声祝福跨越山河。从重建工地到边境哨所,从乡村舞台到农家书屋,日喀则各族干部群众以坚守与欢乐同频、用奋斗与祝福共振,在珠峰脚下绘就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喀则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