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集中安置点洋溢着乔迁的喜庆,126户678名群众喜迁新居,这标志着定日6.8级地震灾后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红墙上悬挂的“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徽标熠熠生辉。历时七个月建设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充分检验了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良好作风,充分检验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今年1月7日发生的定日6.8级地震,波及定日、拉孜、萨迦、昂仁、定结、萨嘎、岗巴等县。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并于1月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定日抗震救灾工作,强调“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在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高效开展西藏定日高寒缺氧地区抗震救灾”。李强总理、王沪宁主席等中央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张国清副总理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当晚赶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处置,国家有关部委迅速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查核灾情、精心指导灾后恢复重建。
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日喀则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妥善处理好恢复重建与发展生产、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恢复重建与稳边固边、加快进度与注重质量的关系及重建和提升、当前和长远、外力和内力、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组织党政军警民齐心协力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族群众踊跃参与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向纵深推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止到8月15日,2578户12139人已顺利入住安全舒适的新房,到8月20日前新增入住1145户8329人,累计达到3723户20468人。
新居拔地而起的背后,是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的结果。面对高寒缺氧、施工有效期短的极限挑战,重建工作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示范标杆。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一规划,精准统计受灾人员和房屋受损情况,真正做到数据清、情况明。在客观全面评估灾害损失的基础上,邀请国内一流设计队伍全程参与,实时听取百姓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确保规划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地震发生后,是党和政府第一时间送来温暖,安顿好了我们的生活。”森嘎村村民群培抚摸着新居的门框,话语真挚,“重建中,党委政府和施工企业还反复问了我们对新家的想法,现在建成后的新家处处透着贴心。”
质量安全监管始终是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喀则市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口,从钢材、水泥到保温材料,每一批次进场前都要经过严格抽检,不仅核对产品规格、出厂报告,更通过专业检测机构复核各项性能指标,确保符合高原地区的建筑标准。建立建材溯源体系,扫码即可查询产地、运输、检测等全流程信息,从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工地。同时,创新引入群众监督机制,广泛动员群众,邀请建筑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各类专干、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加强对建材的检查监督,群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了“参与者”“监督者”,共同为灾后重建筑起了一道坚实可靠的质量安全屏障。
在定日6.8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前方指挥部内,质量监督组工作人员格桑央宗正通过智慧化工地平台进行“云巡查”,“这套系统如同一位‘永不离岗的数字监理’,能实时精准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与规范问题,我们形成整改单后,通过综合组下发给各县重建办,问题通常在两到三天内就能完成整改。”格桑央宗介绍道。在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工地上,抹灰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均匀抹墙,让“白加黑”连轴转的工人们抢进度、保质量的底气更足。这些智慧建造技术的引入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保证了施工质量。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要管好安全”的要求,全面压实安全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施工现场、重点作业、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是红线,一丝一毫不容松懈。灾后重建中各级各部门始终强化全方位管理保安全,落实落细现场安全管理、安全防护措施,“拉网式”排查重建区域地灾隐患,集中治理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隐患点。在定日县重建现场,中交集团联合定日县开展“实战化、全流程、多场景”的专项应急演练,全面检验灾后恢复重建应急预案的响应机制、指挥体系及处置流程。“整个演练过程无缝衔接,指挥决策果断高效,参与人员职责清晰、操作规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中交集团项目负责人说。
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众志成城、连续奋战,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推进。
在定日、拉孜、萨迦等县重建现场,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和工人忙碌的身影。定日县协格尔镇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放弃节假日,与施工单位携手并肩,全身心投入重建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重建工作每一道工序,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萨迦县麻布加乡海拔高、路途远,普玛村党支部书记欧珠连续15天吃住在帐篷,通过“帐篷议事会”“夜访接诉办”等平台,竭力解决群众多元诉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灾后恢复重建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个个奔赴的身影,一台台彻夜轰鸣的机器,一天天崭新的进度变化,无不折射着全市上下咬紧牙关、聚力攻坚的精神状态,汇聚起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全面胜利的强大力量。
随着一栋栋安全舒适、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居在珠峰脚下拔地而起,定日地震灾后重建的壮丽画卷渐入佳境。从科学规划绘就蓝图到昼夜奋战保障进度,从“数字监理”严把质量到“机器人”提升效能,到今日新居落成、群众圆梦——这场历时七个月的重建攻坚战,每一个坚实步伐都踏响着“人民至上”的时代强音,每一次攻坚克难都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关心关怀,有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有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