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点工作

直击灾后重建现场 | 拉孜:一米温情筑同心 万千暖意照家园

发布时间:2025-08-13 作者: 来源:云端珠峰



盛夏的那布西村重建工地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顶着烈日绑扎钢筋、砌筑墙体,汗水浸透衣衫。而在紧张有序的作业现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提着保温瓶、抱着矿泉水、饮料等,快步走来,将一杯杯冒着热气的甜茶和清凉饮料递到工人手中。“师傅们歇会儿,喝口茶解解乏!”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关切。这一幕,正是那布西村灾后重建中党群连心、合力攻坚的温暖缩影。 

这方土地的重生,始于 “让一米” 的默契。灾后重建的号角刚吹响,狭窄的巷道就成了阻碍希望的坎。驻村工作队与村 “两委” 的脚步,踏遍了每一户的门槛。“让出一公分,不是亏了自家,是为了全村的路更宽,方便了施工,才能让新房早一天立起来。” 道理讲得实在,人心听得透亮。村民益西说:“国家帮我们盖新家,我们这点付出算啥?” 于是,你退一寸,我让一分,“一米和谐路” 不仅让建材车顺利通行,更让邻里的心,在互相体谅中贴得更近。这哪里是简单的退让?是乡亲们把对家园的期盼,织成了一张互助的网;是基层干部把群众工作做到了实处,让团结的种子在废墟上发芽。

烈日下的关怀,是给奋斗者的赞歌。连续高温炙烤着工地,也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力。村党支部书记米玛占堆每天都带着防暑物资穿梭在钢筋水泥间。“工期要赶,身体更要顾,大家安好,新家才能建得踏实。” 他的话里,有对工程的牵挂,更有对人的珍视。工人们接过带着凉意的饮料,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这份心意比啥都解渴,我们一定把房子盖得结结实实,让乡亲们早日住进来!” 这双向的温暖,让高温下的劳作有了温度,让重建的脚步迈得更稳——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身后有全村人的期盼,身边有彼此的支撑。

在这场重建里,驻村工作队与村 “两委” 的党员们,是政策的 “翻译官”,把党的关怀变成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是质量的 “守门人”,盯着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让 “放心房” 三个字落地生根;是矛盾的 “调解员”,用耐心化解分歧,让团结的弦越绷越紧。那布西村驻村队长巴桑说:“我们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桥稳了,心就通了,家园就能早日建好。” 这朴素的话语里,藏着基层干部的担当——他们把初心写在重建的工地上,把使命落在群众的期盼里。

如今的那布西村,新房正一栋栋拔地而起,巷道一天天变宽变平。那些 “让出来的一米”,早已化作通向幸福的路;那些烈日下的清凉,早已变成加快进度的力量。这里的重建,从来不只是房子的翻新,更是人心的凝聚、精神的重塑。当炊烟终将在新房的屋顶升起,当孩子们在宽阔的巷道里奔跑,我们会懂得:所谓家园,不仅是砖瓦砌成的屋,更是人心聚成的暖。而那布西村的故事,正是无数高原村庄在团结奋斗中走向新生的缩影——用温情化解难题,用互助点燃希望,让每一份付出都奔向同一个目标:让家园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