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华诞之际,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明的藏纸制作技艺,在日喀则市江孜县车仁乡车仁村焕发出蓬勃生机。这门古老工艺的当代复兴,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更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繁荣兴盛的生动缩影。
走进江孜县车仁村的藏纸厂,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一幅关于这门古老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藏纸,以其独特的原料和工艺,见证了雪域高原的发展变迁。藏纸厂工人旦增欧珠介绍道:“藏纸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狼毒花。用狼毒草根造出的纸张质地厚实、拉力强、纤维丰富,且因具毒性,即使贮于潮湿之地,久经岁月也不遭虫蛀,这是它历经千年不衰的奥秘。”
每年七八月份,是采集原料的时节。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民们上山采挖狼毒花根。经过清洗、切割、蒸煮、捶打成纤维碎片,再放入搅拌机中制成纸浆。随后,工人们在水池中用特制的筛网均匀捞取纸浆,经约五小时晾晒后,再进行细致的打磨,一张张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藏纸便诞生了。
“经过这些工序制作出来的藏纸,质地厚实,拉力很强,” 旦增欧珠解释道,“这是因为历史上藏族人常用坚硬的木笔或竹笔蘸墨书写,藏纸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 在传统工艺中,纸浆的捶打环节需要两人反复协作,耗时漫长,工序繁琐。

传承有道,创新赋能。2023年,在上海市援藏江孜小组的大力支持和精准帮扶下,车仁村建起了藏纸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了现代化机械设备。机械化作业的融入,显著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幅提高了产量,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率,为这项千年技艺注入了强劲的现代动能,有力推动了藏纸产业的可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
技艺生金,惠泽乡里。车仁村党支部书记欧珠欣喜地介绍:“合作社自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以来,我们按照‘60%用于全村144户村民分红,40%用于藏纸厂运营’的模式进行分配,并带动了本村12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这不仅切实增加了村民收入,更有力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古老的技艺真正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是自治区成立60年来基层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
在藏纸厂工作的尼玛玉珍自豪地说:“能参与到藏纸制作的传承与发展中,我感到特别荣幸。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学习掌握这门珍贵的传统技艺,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现在我已经基本掌握了整个制作工序,有信心做出上品的藏纸,把老祖宗的智慧好好传承下去。”她的笑容,映照着藏纸技艺新生代传承人的信心与希望。

面向未来,绽放新彩。如今的车仁藏纸,已不仅仅是书写载体。它被创新应用于藏式风格装裱的祝福语制作,并开发出各类深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更令人振奋的是,合作社已与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成功拓宽了高端销售渠道,让雪域瑰宝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车仁乡人民政府政法委员倪广超表示:“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刻,我们更希望擦亮‘车仁藏纸’这张文化名片。我们期待让更多人了解、喜爱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的古老技艺。同时,也呼吁大家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为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承载千年文明的藏纸技艺,在车仁村肩负起双重使命,它不仅延续着古老文化的薪火,更寄托着车仁村144户、816名村民对幸福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车仁藏纸的创新发展之路,正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创造美好生活的精彩篇章。这束焕然新生的光芒,将伴随雪域高原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