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旨在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基层防灾减灾经验,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西藏定日“7·5”邦色沟泥石流灾害避险入选。
西藏定日“7·5”邦色沟泥石流灾害避险——有效避免链式灾害致灾威胁扩大。2024年7月5日22时至6日凌晨,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绒辖乡邦色沟暴发泥石流灾害,导致通往绒辖乡政府驻地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中断,公路路基、桥梁、涵洞等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得益于及时预警和提前转移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
避险经过:2024年7月,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定日县绒辖乡出现持续降雨天气。
7月2日~5日,持续3天的强降雨引起了群测群防员和沟口居民的警惕,发现沟内水流断流等异常后,第一时间反映上报。绒辖乡接报后,对沟口南侧居民进行了预警和转移疏散,首批转移群众12户34人。
7月5日晚,大量固体物质顺沟道冲积而下,最终冲出堆积扇原有沟道,造成绒辖曲堵塞,继而形成泥石流—堰塞湖—洪水灾害链。堰塞湖险情形成后,当地各级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入户宣传等方式,第一时间转发和发布预警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做到早预警、早防范、早准备,最大限度把灾害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启示: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链式效应明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常形成堰塞湖—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是避免链式灾害形成和扩大的前提。本次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定日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泥石流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堰塞湖的处置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有效避免了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致灾威胁的扩大。
近年来,日喀则市自然资源系统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时刻绷紧防灾抢险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落实落细群测群防责任,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