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点工作

——日喀则市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景美业兴活力足 村强民富画卷新

发布时间:2025-04-23 作者: 来源:萨迦县
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西藏要闻

——日喀则市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景美业兴活力足 村强民富画卷新

2025年04月23日 07:3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图/文 扎西顿珠
分享到:

图为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温室大棚的务工人员在管护车厘子。

图为南木林县孜东金铜制佛古艺中心的手艺人在制作铜工艺品。

图为谢通门县达那答乡塔玛合作联社工作人员给改良黄牛喂饲草。

2024年,日喀则市以“九个聚焦”为抓手,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原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日喀则特色的振兴之路。

2024年,日喀则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共468个,总投资30.88亿元,完成支出29.9亿元,资金支出率96.5%;批复实施农牧领域项目38个,总投资8.75亿元,完成支出7.2亿元,资金支出率82%。

确保农牧业平稳发展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确树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大粮食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青稞产业保种稳粮。2024年,日喀则市粮食播种面积6.84万公顷、同比增长0.9%;粮食产量45.8万吨、同比增长4.2%;累计种植蔬菜18.94万亩,出产蔬菜40.7万吨、完成率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综合整治和提升,以实现农田生产力的最大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24年,日喀则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1.36万亩,任务进度达96%,全区领先。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推进,先后组建5个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全市17县区、63个乡镇、101个行政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监督抽查工作。

始终把调结构作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岗巴羊、霍尔巴羊以及帕里牦牛、吉拉牦牛等本地优质品种资源,提纯复壮扩大优势种群,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50%;持续加大高标准饲草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成高标准饲草基地5.5万亩,推动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4万亩,人工饲草产量9.4万吨以上,切实推动农区和高寒牧区优势资源互补,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日喀则市牲畜存栏480万头(只、匹),新生仔畜174万头(只),仔畜成活164万头(只),成活率94%以上,各类牲畜出栏171万头(只、匹)、同比增长4.3%,肉蛋奶产量达到20.6万吨、同比增长11.4%。

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2024年,日喀则市着力加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制定《日喀则市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日喀则市关于培育壮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发展的激励措施(试行)》等,规划产业发展路径,明确产业发展支持举措,确保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落实联农带农机制,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投入衔接资金10亿元共实施产业项目161个,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十三五”以来,全市乡村产业项目共兑现利益联结分红2778万元,惠及群众5万多人。坚持线上线下双轨并行销售模式,引导各类企业参加展示展销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激发消费活力,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加4场大规模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

同时,积极推进农畜产品进机关食堂工作,累计完成采购金额16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0%。积极沟通对接基层农口及统计工作人员,不断完善产量、产值统计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畜产品加工产值的统计精准性。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99.85亿元、增长13.6%;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6.6亿元、增长10.6%。

此外,日喀则市还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持续跟踪督办白朗、萨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后续建设提升工作;支持引导桑珠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园;支持桑珠孜区曲美乡、萨迦县扯休乡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强镇;积极培育推荐西藏珠峰华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自治区级龙头企业认定。

持续促进农牧民增收

2024年,日喀则市大力实施农牧民增收促进行动,拓宽岗位供给渠道,千方百计推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全年共下达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转移就业指标任务6.9万人,实际完成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转移就业7.76万人,完成率112%。抓实监测帮扶,守牢返贫底线,全年累计识别监测对象3073户11561人,目前已消除2406户9521人,消除率82.3%,对暂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均已落实帮扶措施。

持续促进群众增收。2024年抽样脱贫人口收入增长态势明显,人均纯收入达到22559.65元,同比增长27.33%;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和产业发展,着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加大政策性资金支出力度,加快兑现产业项目和合作社分红,增加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68元,增长8.8%。

“科技”赋能农牧业生产。加快良种繁育推广,打造3个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村,落实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6.7万亩,重点推广“喜玛拉22号”“藏青2000”等青稞良种以及脱毒马铃薯良种,全市青稞良种覆盖率94%以上;下达牲畜良种推广补贴资金2459万元,落实牲畜良种推广任务11.5万头(只、匹)。持续推进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农业全区样板,累计实施13次青稞产业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培训,参训人数700余人次,全市85%的青稞种子繁育基地实现“耕种管收”全覆盖管控、全过程溯源。

厚植农村绿色发展底色

2024年,日喀则市投入衔接资金9.44亿元,建设61个高原和美示范村,目前已全部完工。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白色污染”整治、农村户厕改造、人畜分离攻坚等行动,按照“四有四无两清”标准,共实施农牧区厕所改造5605户;坚持宜集则集、宜分则分、宜改则改,共实施人畜分离16669户,指标任务完成率达111%。

同时,聚焦“绿色生态”,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安全发展。积极推进涉农环保工作,制定印发《2024年废弃农膜回收方案》,全年共回收32吨,回收处置率100%。落实完成青稞标准化生产基地7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面积73万亩、示范测土配方肥科学施肥78万亩,积造农家肥197万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市共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0972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达346.75吨。

此外,日喀则市还积极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协同监测项目,检测结果显示,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5%;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全年共完成检测1103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4批次,全市18个县区累计开展快速检测23322批次,未检出不合格产品;全年开展土著鱼苗增殖放流28万尾以上。

下一步,日喀则市将在做好有效衔接、促进群众增收、打造和美乡村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持续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全面落实“十项增收”举措,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深化“一县一团”组织化规模化劳务输出工作,全面盘活农牧区村级集体资源,落实好生态岗位补贴、就业创业扶持等各类惠农惠民政策,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和美乡村建设、管护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