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点工作

西藏首个!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正式全面启用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 来源:日喀则市新闻中心

“快!地震来了,赶快撤离到空旷区域!”3月21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希望小学的120余名学生在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地震模拟室内,开展了一场“沉浸式”地震逃生实训,标志着青岛援建的西藏首个综合性校外素质教育基地——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正式全面启用,将为雪域高原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注入新动能。

逼真的震动声、倾斜的墙体以及轰鸣警报声中,学生们紧握课桌、躬身疾行,首次“零距离”感受到了灾害的惊心动魄,系统学习了避险自救的宝贵技能。

长期以来,日喀则市中小学缺少规模化、专业化、综合性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多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2021年6月,青岛援藏规划投入7300万元,启动了西藏首座青少年科学院——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的建设工程。2022年以来,青岛援藏又投入1400万元,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全方位打造该学院。如今,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已全面启用,彻底填补了日喀则市在学生综合性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方面的空白,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

该基地涵盖生命安全教育、海洋科普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环保教育六大板块,每周最多可容纳500余名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基地开设了木艺、陶艺、机器人等17门特色课程,构建起“校内+校外”联动的素质教育新生态,成为日喀则市乃至西藏首所集科技、国防、研学、思政、劳动、生涯规划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基地。

在生命安全教育中心,高精度地震模拟平台可还原10级强震场景,配合VR灾后应急处置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趴卧护头”“黄金三角区”等抽象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和肌肉记忆。“以前只在课本上看地震图片和文字描述,这次亲身经历才真正学会了如何在灾难中保护自己。”五年级学生次仁卓玛感慨道。

同时,在海洋科普馆内,高原学子借助青岛水族馆捐赠的标本,近距离探索深海奥秘;非遗工坊中,传统木工与现代加工中心机床相互碰撞,擦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火花;人工智能教室内,机器人模拟舞蹈等高科技展示点燃了学生的科学梦想……

桑珠孜区教育局局长拉巴次仁说:“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在实践中锻炼出适应未来的能力。”

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的建成投用,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深化实践育人”及西藏自治区教育大会“推进五育融合”精神的生动实践。青岛援藏工作组以“科技赋能教育”为抓手,将青岛先进的素质教育课程与西藏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构建起“生命安全筑基+文化自信铸魂+科技创新领航”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如今,这一基地已成为西藏青少年增强防灾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创新潜能的重要平台,为边疆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长治久安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正以教育援藏的创新之力,书写着践行教育强国战略的“西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