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5月6日导流洞开工,5月15日副坝开工,9月22日灌区开工,11月20日导流洞贯通;2024年,4月11日发电引水洞开工,5月14日电站厂房正式开挖,5月17日大坝基座混凝土开始浇筑,7月3日上游围堰填筑完工……随着各项重要节点的陆续实现,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全力推进中。
帕孜水利工程位于日喀则市昂仁县境内,是《多雄藏布流域综合规划》确定的重要控制性枢纽工程,已纳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由枢纽工程、供水工程和配套灌区工程组成。工程设计灌溉面积达4.28万亩,电站装机容量达58兆瓦,总投资为29.37亿元。
“项目部克服高寒缺氧、低温降效、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困难,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业,通过创新施工管理、加强技术攻关、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资源投入,采取冬季不停工、春节不放假等举措,如期实现了各节点目标,推动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珠峰城投集团董事长刘云介绍。
工程历经410天,于2024年5月9日成功实现导(截)流,为全面进入超高坝主体填筑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西藏高寒特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难度大,我们项目创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使用塑钢模板代替传统木模,提高浇筑质量与美观。”帕孜项目负责人李骏说,项目还成功解决了沥青混凝土碱性骨料无法供应、深竖井超危大施工、大坝基坑降排水困难等工程技术难题。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工程区域及周边生态环境,该项目率先采用生态土袋人工种植草皮和苫盖15万㎡仿真绿叶网技术,用于巩固工程边坡;引入了先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成功将污水转化为可再度利用的清水。项目部使用多模块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工程的办公、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水及供暖服务,实现了高海拔地区低碳营地建设的突破性应用。
工程开工至今,累计吸纳农民工用工及当地农牧民用工2149人次,发放农民工工资8250.06万元;解决区内大学生就业26人;使用当地机械331台,发放租赁费2560.54万元。
目前,工程建设正处于施工高峰期,各分部工程进展顺利。工程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大坝封顶和下闸蓄水,2027年10月31日实现首台机组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