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点工作

谢通门县:“一见则喜”产业助力脱贫增收

发布时间:2020-04-28 作者: 来源:日喀则新闻中心

  产业扶贫是脱贫增收的重要推动力,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谢通门县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和藏鸡养殖基地两个产业扶贫代表项目,实现了种养殖业的标准化生产,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新活力、新动能。 

   

  走进谢通门县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内一派繁忙的景象,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有的负责装袋,有的负责运输装满菌包的架子,大家相互配合,井然有序。 

  尼玛是建档立卡户,2019年7月份开始在园区工作,现担任拌料车间装袋组组长。“现在我能熟练地操作这些大型机器,每个月有4000余元的工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实现了稳定就业,靠自己一双手不断增收致富,他奔向小康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园区位于如贵村,于2017年开工建设,总投资1.5万亿元,是自治区内唯一一家集菌棒制作、食用菌生产培育和产品加工、废菌料加工生物燃料、职业技能培训及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园区项目,目前主要培育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金耳、银耳、杏鲍菇等多种菌菇,因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耐保存、口感好等优点,深受广大栽培者和消费者喜爱。据悉,2019年9月份以来,累计销售各类菌种130余吨,吸纳本地农牧民群众就业14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人,年增收4万余元。 

   

   

  随着“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带贫方式日渐成熟,以园区为基础成立的3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共吸引了800户农牧民入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1户,种植菌包4万余包。同时,面向全县农牧民群众实行开放式培训和技术推广,提升群众技能水平。 

  明珍是从嘎冲村搬到达那答乡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住上新房、种上平菇,如今她更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政府免费给我们在家门口建了温室大棚,还可以随时向园区技术人员请教技术问题,合作社的车辆每天都来收购平菇,既方便又不用愁销路。”她告诉记者。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以及提高群众通过自家温室大棚所获收入,乡里专门成立了合作社,到群众家门口收取家庭种植食用菌,帮他们向园区出售,园区统一收购后销往市场,分红比例为农户占70%,公司占25%,各合作社占5%,为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将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当前,园区在满足日喀则市场供应的同时,还与拉萨多家批发市场建立起供货关系。 

  随着园区一步步走上正轨,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与其中,目前带动了20名大学生实现就业。罗布群培从刚开始工作时什么都不懂到如今是车间主任,期间成长了很多。“到这里工作以来,受到了很多技术人员的指导,工作能力也提升了不少,现在每月有5700元左右的薪资,我会继续努力,与园区共同成长,不断向好发展。”他说道。 

  “下一步,公司计划日产量达到15吨左右各种菌类,一年增收3000万元左右,并不断利用园区优势,更好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通门县一见则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普布索朗畅谈着工作计划。

   

  从园区走回县城的路上,离县城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家规模宏大的基地,走近基地便能听到“咯咯咯……”的鸡叫声,此起彼伏。基地工作人员让来访人员一一消毒、换上工作服后,一同进去参观。 

   

  该基地正是珠峰“一见则喜”谢雄藏鸡养殖基地,据了解,基地总投资4500万元,集谢雄藏鸡保种育种、鸡苗孵化、肉鸡养殖、鸡蛋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现已建立起完善的藏鸡纯种繁育体系和防疫体系,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止鸡种退化,提高了孵化率和成活率。 

  谢通门县藏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洛桑成来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基地养殖藏鸡3万余只,以基地为基础发展出的四个林下藏鸡散养点养殖藏鸡1万余只,县内973户养殖户存栏达到5万余只。”

   

   

  正在给藏鸡投食的索朗次仁家住欧曲村易地搬迁点,在基地实现就业后,他努力工作,认真饲养每一只给家乡群众带来收益的“金鸡”。“在基地工作后,每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还能为家乡的产业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会继续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说道。 

  目前,谢雄藏鸡苗销售已覆盖至全区,与多家农贸市场、酒店、餐厅建立了线上线下供销关系,同时,通过成立供销社,在拉萨、日喀则市及县内建立销售渠道,为基地绿色天然、营养丰富、品质稳定的高原纯种藏香鸡及藏鸡蛋迎来了不错的市场。据了解,2019年全县销售鸡苗2万多羽、藏鸡蛋6.9万余枚,销售额达120余万元,带动本地农牧民群众就业27人,实现年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 

  如今,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吸引2500余户农牧民加入藏鸡养殖产业链条,养殖户通过向公司出售藏鸡蛋及淘汰鸡的方式获益,每户年均可增收2000余元。“刚开始我从养殖基地买了十多只藏鸡,随着鸡下蛋孵化后,现在家里有二十几只,去年给家里增加了大概4500元左右的收入。”荣玛村村民旦木拉说起自家散养鸡助力增收的故事,开心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近年来,谢通门县以“打造品牌产业与建设区域特色”为重点,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实现带动2710人增收。同时,整合各类资源,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40余个,实现分红1001万余元,受益农牧民群众4676户。
  责编: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