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驻村工作开展以来,谢通门县各驻村工作队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积极协助基层党组织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村“两委”班子储备人才。
创新选拔机制,“选”好村级后备干部。各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民主推荐村"两委"研究乡(镇)党委备案”的程序,从“先进双联户”、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出一批政治素质高、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党员和群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各驻村工作队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已协助乡(镇)党委确定了600多名村级后备干部。
创新培养机制,“育”好村级后备干部。各驻村工作队协助乡(镇)党委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培训380余次,组织后备干部参加村级培训1140余次。同时,采取送教上门、流动授课、与后备干部结成“帮带对子”、组织后备干部列席党支部会议和参加党课学习等措施,拓宽后备干部教育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针对后备干部个体差异,驻村干部、现任村“两委”成员与后备干部建立“帮带对子”600余对。
强化跟踪管理,“管”好村级后备干部。各驻村工作队坚持“严”字当头,积极协助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工作,通过与后备干部谈话、征求帮带联系人和村干部意见、走访党员及群众等多种方式,对后备干部实行定期考核,对6名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后备干部,取消了他们的后备资格,并及时将5名优秀人员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
坚持知人善任,“用”好村级后备干部。各驻村工作队坚持以“用”为导向,针对后备干部个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并根据后备干部实际表现、综合考评结果及平时掌握情况,积极向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推荐,建议担任下一届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进入村“两委”班子,力求用足用好后备干部。
责编:德央
文章链接: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6-02/26/content_677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