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是山,百姓是海,百姓的利益大如天。”这是自治区教育厅电教馆驻白朗县玛乡普喜村工作队共同的驻村信念,更是他们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动力。
驻村工作队深入普喜村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黑板报、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同时,召开党员学习会议,让党员先学、先总结、先领会,形成党员带、群众学的互动格局,千方百计让农牧民听得懂、理解透,及时了解党的好政策,激发农牧民致富创业的劲头。
在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村情民意中,驻村工作队把查找问题和帮助所驻村解决困难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村情民意摸底调研后,结合村中的实际,工作队拟定好帮扶项目,帮助村里培育主导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2015年10月,驻村工作队申请45万元的短平快项目,帮普喜村建成一个涵盖清油加工、梳理羊毛、维护农机等的综合小工厂,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帮助困难群众增收。到2015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300多元。
开展教育帮扶是驻村工作队的一大优势。为此,工作队利用寒暑假,为学生开展集中辅导。“刚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是我们主动到每家每户去找家长学生。现在是许多学生家长主动来找我们,要求为他们的小孩辅导功课。”驻村干部高兴地说,到目前为止,400多人的小村学生就占近20%。
只要在村里,驻村队员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着村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困难外,驻村队员还主动要求和村干部一起去接待村民来访,调解矛盾纠纷。
2015年10月的一个傍晚,一名村民急匆匆地来到村委会,告诉驻村工作队有村民的拖拉机翻了。当来到翻车现场,工作队发现没有人员伤亡后,就和30多名村民齐心协力,把拖拉机拉起来。
2015年,对于普西村的边珍家来说,可谓有喜有忧。在高考中,边珍顺利考上西藏民族大学,可把一家人乐坏了。入学一个月后,在体检中,边珍被查出疑似有肺结核症状,经过治疗后转入白朗县人民医院,期间花费近一万元医药费,这笔钱对于她们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工作队得知后,一边帮边珍抓紧报销,一边到县民政局和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救济补助资金。
工作不论大小、轻重,每一件事驻村工作队都用心去学、努力去做、力求做好。通过一桩桩实事好事,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在群众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自治区教育厅电教馆驻白朗县玛乡普喜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不仅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联系了群众,并且切实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
真心可以换来真情,付出点滴汗水,赢得沉甸甸的回报。普西村村民早已经把驻村工作队员当成了他们的“知心人”、“家里人”,普西村民亲切地称工作队员为“书记啦”,有事找“书记啦”成了一种常态。
新年伊始,自治区教育厅电教馆驻白朗县玛乡普喜村工作队决定再接再厉,继续秉持“百姓是山,百姓是海,百姓的利益大如天。”的驻村信念,在新的一年中努力贴近百姓,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做群众的“家里人”,争取在新的一年中再攀驻村工作新台阶。
责编:德央
文章链接:http://www.xzxw.com/xw/xzyw/201601/t20160105_101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