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日喀则市各级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驻村工作任务,改进作风、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发展党员2592名,举办培训班755期,培训党员2.81万余人次;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858件,帮助建立健全农牧区维稳工作制度6615条……成效显著,令人欢欣鼓舞。
11月18日,日喀则市召开全市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第四批驻村工作总结表彰暨第五批驻村工作动员大会。会议提出,在落实好自治区“5+2”任务的同时,要结合日喀则实际,扎实做好“4·25”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即“5+3”工作任务。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强基惠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贡桑告诉记者:“全市驻村干部紧紧围绕‘5+3’任务,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薄弱就重点加强的原则,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完成好驻村工作五项任务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落实惠民政策、推进扶贫开发、‘4·25’灾后恢复重建三项新的任务。”
教育“三包”、医保、养老保险、低保、安居工程、积极就业政策、良种补贴、扶贫贴息贷款……每一项惠民政策都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为抓好此项工作,市强基办及时协同市财政局,逐一列出惠民政策清单,将惠民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汇总,进村入户开展宣传,督促每项惠民政策一一落地生根。
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日喀则市共有贫困人口22.33万人,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贡桑说,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市强基办与市扶贫办进行了沟通协调,通过采取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研究制定《关于在市强基惠民活动中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每个驻村工作队和队员认领扶贫任务、下大力气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作为“5+3”工作任务的一项新任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我市强基惠民活动的有力抓手。
据了解,在“4·25”地震中,受灾县各级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成为受灾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地震发生后,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贯穿于驻村工作任务始终,将驻村工作与受灾群众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搬迁安置等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解决好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医、娱、学等问题,做好地震灾区、集中安置区域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帮助村(居)制定落实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贡桑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排,发挥各级驻村工作队的优势,争取有关部门和派出单位的一切有利资源,继续加大力度,把办实事经费和“短平快”项目用在刀刃上,为灾区群众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责编:德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