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则市群峰连绵的山脚下,有这样一群身着白大褂的身影,他们不仅为萨迦县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更用温暖的双手,在两年时间里持续守护着一个藏族女孩的求学梦想。上海市徐汇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以团队之名,书写了一段跨越千里的温情故事,让爱心在雪域高原上不断接力。
初遇:义诊途中的牵挂,点燃希望之光
2024年初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上海市徐汇区第九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刚抵达日喀则市萨迦县中心医院,便马不停蹄地开展下乡义诊工作。在海拔4700米的麻布加乡卫生院,队员们与格桑珍拉母女的相遇,成为了这段爱心故事的开端。
当时,格桑珍拉的母亲因双眼失明,生活难以自理,为了给母亲治病,格桑珍拉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就连过冬的牦牛都忍痛卖掉了。上海援藏医生、眼科主任江志坚看到这一情况,立刻为格桑的母亲进行精心治疗,最终让她的双眼重现光明。在与格桑珍拉的交流中,队员们得知了这个家庭的艰难处境:她的父亲15年前走失,至今杳无音信,很可能已不在人世,家里没有劳动力,母女俩相依为命。然而,生活的困境并未磨灭格桑珍拉的求学之志,她学习刻苦上进,刚刚考入西北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
时任萨迦县中心医院院长的王洋了解情况后,当即召开医疗队临时会议。“不能让这个有梦想的孩子因为贫困放弃学业!”“我们医疗队每个人都出一份力,一定能帮她渡过难关!”队员们的话语坚定而温暖,当场决定成立“助学小组”,组织爱心捐款,以减轻格桑珍拉的学费和生活费压力。这份在义诊途中萌生的牵挂,为格桑珍拉的求学之路点燃了希望之光。
接力:跨越四季的守护,让爱心延续
时间来到2025年4月15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抵达萨迦县。队伍虽然完成了更替,但对格桑珍拉的资助从未中断。萨迦县中心医院两位新老院长王洋、盛颂颂、徐汇区援藏医疗队队长王安柱及各位医疗队员共同商议后,于2025年8月8日专程奔赴麻布加乡格桑珍拉的家中。他们带来的不仅有徐汇区第七、八、九、十批援藏医疗队集资的7000元爱心捐助款和物资,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承诺。现任萨迦县中心医院院长盛颂颂与医疗队员们为格桑制定了“学业帮扶计划”,并明确表示将持续资助帮扶格桑珍拉至学业结束。
临时住所
捐赠物资
麻布加乡是日喀则市萨迦县的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仍在继续,格桑与母亲暂时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屋里。格桑的妈妈患有严重的高原性心脏病,每年都会发作数次,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援藏医疗队员们当场为她进行了诊治,同时,萨迦县中心医院还准备为格桑妈妈做一次免费的体检和治疗。
“你们不仅资助我读书,更让我懂得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 格桑珍拉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传承:让希望的种子在雪域扎根
目前正值暑假,回到老家的格桑珍拉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九月她即将升入大学二年级。徐汇区援藏医疗队表示,这个爱心捐助的接力棒会继续做好交接传承,一直陪伴格桑珍拉完成学业。他们的援藏工作不会停止,而格桑珍拉的求学之路,也必将在这份持续的关爱下越走越稳。
格桑珍拉与母亲
徐汇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深知,他们不仅要为当地留下先进的医疗技术,更要留下希望的种子。在雪域高原的见证下,这支医疗队用集体的温暖,让一个女孩的梦想生根发芽,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援藏的道路上常开不败。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还在继续书写着动人的篇章。
供稿:上海市徐汇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