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动态

纪念这封“回信”五周年,日喀则青少年学子赴复旦大学“学《宣言》悟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04 作者: 来源:上海援藏

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

5年后的2025年6月19日,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热闹非凡。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带领下,来自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师生与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师生一同来到复旦大学开展“初心教育”。先后参观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校史馆和《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共同开启了“东西联动学《宣言》,大中一体悟初心”主题大思政课的序幕,让真理的力量在沪藏两地大中学段不同师生心中绽放光芒。

出席本次大思政课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巴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琪,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宋道雷,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正高级教师顾炜,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思政学科教研组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孙献礼。

本次“东西联动大思政课”由沪藏两地思政教师共同主持,日喀则市高中思政兼职教研员、上海援藏教师朱忠壹携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陈婉金博士,共同引领近50名沪藏学子进入场馆,以“真理的味道——真理的力量——真理的光芒”为课程主线,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诞生背后的“误将墨汁作红糖”故事作为新课导入。沿着展览动线,师生们通过珍贵文献手稿、泛黄历史照片、复原场景展陈等方式全景式追溯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创作、翻译与传播历程,再现了陈望道老校长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这场跨越百年的思想对话,让不同学段的学子在文物史料与数字技术的交融中,深刻体悟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的时代内涵。


活动中,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给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师生敬献哈达并互赠礼物。

活动后,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邀请,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部分师生代表前往文科大楼参加沪藏学生书信交接仪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潘伟杰、副院长张骥、党委副书记王英豪接待,把复旦学子的回信郑重交到巴桑书记手上,双方代表合影留念。

近年来,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的统筹协调与全力支持下,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与复旦大学持续深化沪藏教育交流合作,构建起多维协同发展平台:一是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创新开展“东西联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教学教研活动,通过云端备课、同课异构等形式推进课程资源共建;二是联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开展“中国之治”专项课题研究,围绕对口援藏和边疆治理现代化开展实证研究,同步启动沪藏青少年书信手拉手活动,以笔墨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三是在复旦大学团委组织下,在复旦大学120周年之际,专程前往新建成的“复旦源”校史馆开展“百廿风华·筑梦同行”主题交流活动,通过校史寻根、学术对话、文化体验等环节,生动诠释“援藏精神谱系与复旦红色基因”的跨时空对话。在此过程中,初步搭建“教研共进、课题共研、情感共融”的复旦-日喀则教育援藏新平台,为边疆民族地区注入了优质教育资源,也为复旦学子搭建国情教育实践平台,更在沪藏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彰显了新时代上海对口援藏工作的政治担当与人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