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动态

【山海同心 情满珠峰】雪域高原上的齐鲁担当

发布时间:2025-06-27 作者: 来源:云端珠峰

2022年7月进藏以来,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在两省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区党委组织部有力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深入推进“六个援藏”,投入财政资金11.4亿元,实施项目161个,在产业帮扶、民生改善、文化交融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中央统战部6次刊发山东经验做法,在国家援藏“十四五”中期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以实干担当书写了鲁藏情深的时代篇章。




党建领航锻造援藏铁军

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尺,完善党委工作机制,设立13个党支部,开展“缅怀孔繁森”等主题党日活动350余次,让党旗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创新“一线磨人、制度炼人、竞赛育人”机制,将干部嵌入重大项目、疫情防控等“赛马场”,推行“四有工作法”,80名干部获提拔,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援藏尖兵;制定26项管理制度,开展廉政谈话全覆盖,建成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成就展山东展区,新华社等央媒聚焦白朗蔬菜、南木林生态林等“山东样本”,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500余篇,树起援藏干部良好形象。


战疫抗震彰显山东速度

面对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等大考,99名援藏干部人才用行动诠释“缺氧不缺精神”,疫情防控创“五个第一”,协调657名山东医疗队员、援助医疗物资2900万元,签发100万粒退烧药,首创“包县抗疫”模式,接管2家方舱2204张床位,收治8763人次,出舱8043人次。

抗震救灾展“山东温度”,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19名干部紧急返岗,调配50万元生活物资、2000万元捐款捐物第一时间送达灾区,募集板房160套,帮助受灾群众住进临时居所,组织山东住建专家深入灾区一线,制定房屋加固措施,为灾后重建提供支持。


民生答卷书写高原温情

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将80%以上资金投向民生领域,破解一批群众“急难愁盼”:教育援藏“组团式突破”,投资3.2亿元新改扩17个教育项目,投入2500万元建设日喀则第一所高职学院,齐鲁高中破格认定为“西藏示范高中学校”,第一高级中学去年高考重本率、本科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72%、95%,上线率达100%;开展“鲁藏教师结对”,培养30名学科带头人,山东22万节优课向西藏师生开放,教育“造血”能力显著提升。医疗援藏“体系化升级”,投资9400万元扩建桑珠孜区中心医院,建成市级妇幼保健院“二甲”院区,创新“光明行”“先心病救助”等项目,筛查眼疾患者1.1万名,治愈白内障323例、先心病儿童60名;投资3152万元,实施农业“组团式”援藏基建项目10个。投资1390万元联合市政府、省农科院共建鲁藏高原种子研究院,开展高产耐逆品种选育。引进微米检验、良瑾农业等10家企业入驻,试种莓茶、松茸等品种,“高产稳产广适多抗春青稞选育及推广模式创建”荣获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化交流交融强化智力支撑

以“鲁藏之约”系列活动为纽带,构建全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体系。全年对接山东省代表团、援藏市县等66批472人次进藏考察,形成常态化互动机制。实施 “孔子学堂文化润藏工程”,建成65所学堂试点,潍坊援藏工作组推动南木林县110所学校与幼儿园全覆盖,获自治区领导王君正书记专项批示肯定。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沂蒙精神三大红色基因宣讲团登高原、进社区,累计开展专题报告35场,让红色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鲁藏一家亲文化交流报告》《我的珠穆朗玛》故事集等成果相继落地,《沂蒙红色文化故事》图书及影视剧捐赠行动持续推进,更在拉贵村建成西藏首座“孝心工程幸福食堂”,让文化惠民落地生根。与齐鲁师范学院等10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构建“线上+线下”“引进来+走出去”的立体培养体系,为高原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智力支撑。


鲁藏携手激活高原经济新引擎

在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实践中,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聚焦产业筑基、经贸互通与生态赋能,为日喀则五县区注入强劲发展动能,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经济活、生态美的高原振兴新画卷。在对口支援的五县区培育出蔬菜、青稞、牦牛、藏药、土豆等优势产业集群。济南援藏工作组锚定白朗县“高原果蔬之乡”定位,投入1476万元改造大棚设施,3550万元打造县蔬菜公司,成功注册“白朗蔬菜”集体商标,全县2.08万亩果蔬年产值突破3.5亿元;青岛投资3.3亿元打造国家级青稞产业集群,建成青稞研发实验室,推动黑青稞精深加工项目落地;淄博聚焦桑桑牦牛资源,投入2000万元完善仓储冷链物流等5个项目,成功打造桑桑牦牛肉、酥油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年销量达2万公斤;烟台助力神猴药业建成全国首个藏药辐照灭菌平台与研发中心,带动产值超1亿元;潍坊深耕艾玛土豆产业,提纯种薯20万株、培优10个品种,实现4.8万亩规模化种植。此外,5000万元打造的 “G318 文旅产业经济带”,建成江岗、宗塔两座3A级景区,文旅融合释放新活力。同时,组织山东30家企业赴日喀则实地考察,促成16个项目落地,到位资金9.53亿元。创新举办4场 “云上臻品・珠峰好礼”线上展销活动,并推动西藏特色产品入驻“邮乐购”线上平台及德百集团线下商超。在绿色能源领域,助力中电建桑珠孜区50兆瓦光伏发电+储能项目投产,推动德朗玛天然饮用水项目竣工,为高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并在西藏率先实现全域河流断面水量监测全覆盖。

三年援藏路,一生高原情。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用脚步丈量雪域,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珠峰脚下,筑起了鲁藏一家亲的连心桥,书写了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