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动态

媒体播报丨“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3800公里跨越3900米海拔,山东援藏多胎肉羊良种鲁中肉羊高原“零伤亡”创奇迹(一)

发布时间:2025-05-13 作者: 来源:西藏新闻网

从黄海之滨的牧场到世界屋脊的高原,一场跨越山海的“肉羊奇迹”正在西藏日喀则悄然上演。在日喀则农牧业科学研究推广中心基地的现代化羊舍内,随着最后一只鲁中肉羊完成健康检测,标志着这片海拔3900米的高寒草甸不仅迎来了畜牧业的革新,更见证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日喀则作为西藏农牧业的核心产区,坐拥广袤高原草场与悠久畜牧传统,却长期受制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高海拔带来的低氧、低温与强紫外线,不仅限制了牲畜生长效率,使得当地畜牧业陷入“靠天吃饭”的困境。传统藏系绵羊虽能适应极端环境,但生长周期长达3年、出肉率不足40%,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同时,传统放牧模式下,牲畜对天然草场的过度啃食导致土壤沙化、植被退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突破品种瓶颈、革新养殖模式,成为摆在西藏农牧业面前的关键课题。

此次引入的鲁中肉羊堪称畜牧界的“冠军选手”。其平均231.83%的多胎产羔率,较传统藏系绵羊提升近3倍,意味着养殖效益的指数级增长;55%的屠宰率与优异的肉质指标,更是直击市场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痛点。更令人惊叹的是,在科学舍饲条件下,鲁中肉羊羔羊6月龄体重即可突破50公斤,相较藏系绵羊3年出栏重30公斤大大提升。

2023年9月,山东省妇女联合会组织赴日喀则考察交流联谊活动,为加强两地产业合作,考察组一行先后赴白朗县哲丹林娟姗牛养殖合作社、白朗后藏枸杞园等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养殖业、种殖业对妇女就业、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考察组成员山东赢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鲁中肉羊在日喀则繁育进行了实地对接。后期经多次交流对接协商,该项目最终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日喀则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推广中心联合实施。为确保这些山东来客能在高原安家,山东援藏技术团队深入研究高原生物学特性,创新性地将低氧环境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现代智能养殖技术相结合。通过精准调控饲料营养配比,配合富含抗氧化剂的特殊日粮等手段,成功化解高原反应与应激难题。这场技术突破背后,凝聚着山东援藏干部的战略眼光与科研团队的不懈探索。

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要求,立足山东农业科技强省优势,将鲁中肉羊高原安家,这仅是山东援藏“组合拳”中的精彩一招。自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山东在日喀则先后实施“蔬菜革命”,建设智能温室让藏族同胞吃上新鲜时令蔬菜;“能源革命”,利用太阳能分布式光伏设备破解高原农村集中供暖供热难题;“生态革命”,将昔日的雅江荒漠戈壁变成一片生态绿洲,其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在各援藏省份率先建设“鲁藏高原种子研究院”,依托山东农业科技术优势推动从“引进来”向“自主育”的跨越,科技赋能助力西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三交援藏、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经贸援藏、生态援藏”等六个援藏工作理念。正如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领队陈耕所言:“我们不仅要带来技术,更要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