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动态

他的名字叫“萨迦的眼睛” ——记上海市徐汇区第九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队长江志坚

发布时间:2025-05-07 作者: 来源:萨迦联络小组

2024年7月,一位患者因眼部不适来到萨迦县中心医院,当时江志坚主任已经下班,护士询问是否可以第二天上午过来就诊,患者说,只要打电话,援藏专家一定会来。同时用藏语说:“我要找‘萨迦的眼睛’。”自此,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江志坚主任“萨迦的眼睛”的称呼便流传开来了。

而另一个病例,更能体现医疗援藏的意义。1995年,18岁的普尺突遭厄运,双眼不适伴视力锐减,20岁时视力几乎为零,生活全赖配偶照料。2003年,她在黑暗中迎来女儿降生,却连孩子的脸庞都无法看清,甚至无力照顾襁褓中的婴儿,幸得亲戚援手才将女儿抚养长大。2007年,30岁的普尺在吉定镇红十字会“光明行”项目中接受左眼白内障手术,但令人遗憾的是术后视力仍停留在手动水平。此后数十年,她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右眼,却因虹膜前粘连、角膜白斑、瞳孔机化等复杂情况屡屡被拒,黑暗中的生活一度让她濒临绝望。

2025年春,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听闻萨迦县中心医院的上海援藏眼科专家江志坚主任技术精湛,此时离江志坚主任援藏一年结束仅剩一周,普尺在亲友搀扶下赶在专家返沪前紧急求诊。3月28日,江志坚眼科团队历经1个多小时鏖战,凭借自制虹膜拉钩等新技术,突破重重困难完成右眼手术。次日摘眼罩瞬间,普尺颤抖着扑向女儿,这是她32年来第一次看清孩子的面容!“图奇切(谢谢)!”她紧握着江主任的手泣不成声。

术后,普尺右眼视力从几乎为零提升至0.5,左眼同步完成后发障激光治疗,效果明显。奇迹般的蜕变发生了:入院时需两人搀扶的普尺出院时已能独立行走,生活完全自理。她一遍遍地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尤其紧攥着江主任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场跨越三十年的黑暗与光明接力,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胜利,更凝聚着援藏专家“缺氧不缺精神”的医者仁心,在雪域高原续写着沪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