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6日期间,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初高中生一行二十余人在上海开展了一系列“东西联动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的支持和日喀则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本次“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由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常务副校长、工会主席达瓦次仁担任领队,从珠峰脚下到杨浦滨江,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再出发。
4月23日下午,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一行来到复旦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围绕国之大者复旦校史红色主题,先后走访了《共产党宣言》广场、毛主席像、烈士纪念广场等地。在志愿者的讲述下,回望百廿年来复旦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党有召、我必应,国有需、我必行”的优良传统。之后,师生一行来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近距离感悟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再一次学习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精神。在寻觅复旦大学的奋斗足迹中,感悟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与初心始发地的信仰底色、红色基因。
4月21日至4月26日期间,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以及上海天文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先后来到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博物馆,观察动植物标本,聆听学习科学微报告,动手参与科学小实验。在同济大学,师生一行参观了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与智能网联测评基地,聆听教授与博士生讲解风洞实验原理与演示智能网联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实验室与汽车学院学生车库实验室,尝试体验操控模拟机,与大学生车队队员一起回顾同济汽车发展与嘉定产城一体发展的鲜活历史。从高校实验室到科技场馆,从浩瀚天空到深邃海洋,从汽车创新之城到航海科普展馆,上海这座科创之城的探微发现之旅,在西藏幼小的学生心灵深处刻下了激励创新的奋斗印记。
4月24日和25日,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一行分别前往宝山区世外学校和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先后参观体验了宝山区世外学校的飞机科创实训课程与市东实验学校的城市治理体验课程。在宝山区世外学校,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进入两个学段的不同课堂,分别上了一节高中思政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初中思政课《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沪藏两地学生同上一节思政课,共话家乡建设新图景。在市东实验学校,初高中生一起走进新落成的“城市治理学习空间”,与上海初高中生一起上了一节《全过程人民民主——模拟“人人议事厅”的初高中生一体化人民城市思政课》,高中生通过角色扮演,分别以市民、居委会、城市建管委、公安部门等身份“现身说法和说理”,初中生则以“听证市民”的身份给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路,共同演绎沪藏学生济济一堂“人人议事”的场景。
4月25日下午,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一行先后来到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和228街坊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参观学习。杨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周建辉,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吴群英和复旦大学人民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宋道雷教授到场与师生亲切交谈问候、参观讲课并合影留念。之后,在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和“杨浦少年说”宣讲团的大学生和小学生“思政小老师”的带领下,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师生一行在杨树浦水厂百年泵机前聆听工业文明演讲;在“人人屋”党群服务站见证社区治理创新;在“两万户”228街坊重温工人新村的峥嵘岁月。在大学生与小学生的讲课中,初高中生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点头思考,时而交流询问,时而记下笔记,由沪藏两地大中小学生一起呈现了东西联动思政课一体化的新形式与新样态。
据悉,在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支持下,上海对口受援学校和地区始终致力于上好新时代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政大课,不断推出讲好上海对口援藏的思政金课。从“人民城市理念最高实践地”的拉孜县吉角村到“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的上海杨浦滨江,一批又一批西藏师生奔赴上海学习考察,一批又一批上海名师专家到高原送教送研,他们以祖国大地为教材、以沪藏两地情谊为纽带,不断健全完善“世界屋脊上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共同谱写了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