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
相隔千里的青岛和日喀则的孩子们
因为一场特别的课程
携手踏上了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
3月18日,在桑珠孜区青岛小学举行了一场主题为 “跨越山海同追梦,科学教育手牵手” 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STEM)成果展。
此次活动,由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发起,自2024年7月启动后,青岛和日喀则的学生们每周都会通过线上平台 “碰头” 协作,他们围绕《阳光下的日喀则 —— 太阳能赋能城市生活》这一主题,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科学解决方案。整个课程以 “环保建设未来家乡” 为核心,就城市选址、绿色能源、智慧设计等六大板块进行设计。青岛的学生带来海洋城市的创新经验,西藏的学生结合高原地理与生态需求,双方一同头脑风暴,完成了 “高原生态城”“太阳能割草机”“浮空娱乐城” 等超具科技感与实用性的作品。
桑珠孜区青岛小学教师次仁曲宗说:“非常高兴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阳光下的日喀则’城市模型成果展示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在青岛援藏组的援助支持下,这场活动成为了落实“五育并举”、推动边疆教育现代化的创新实践。青岛援藏团队输送课程、师资和平台,助力桑珠孜区构建起 “STEM教育+高原特色” 的新模式,为西藏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范本。
青岛盟诺国际学校学生迟靖雯难掩激动地说:“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们教他们一点一点地搭建未来城市,一起互相交流想法,聊一些日常,特别开心!”
“与青岛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参加这次活动,感到特别开心,也学到了特别多的知识。”桑珠孜区青岛小学三年级二班学生索朗曲珍说。
据了解,活动累计开展线上协作课程30余次,惠及两地学生超500人,相关成果还将纳入西藏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