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拥有长达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边境地区的奇绝风景和人文魅力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灵感。12月22日下午,“灵韵边疆——暨西藏亚东文化强边艺术富民展”在成都西藏饭店甲拉书院开幕,亚东当地的藏族艺术家索喃次仁携手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著名艺术家龚玉,共同用艺术作品呈现边境名城亚东的魅力,引发观众强烈兴趣,以展览为媒,促文化浸润,为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增添亮色。
亚东县属日喀则市管辖,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向南呈楔状伸入印度和不丹之间,有“三国同框”的罕见地理和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1994年以来,上海市先后选派10批援藏干部人才对口支援包括亚东在内的西藏5县;其中普陀区选派4批援藏干部人才,赴亚东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极大推动了亚东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上海市第十批援藏亚东小组抵达后,将文化艺术和强边富民作为抓手,坚持开展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在贯彻落实“四件大事”的工作中取得巨大成效。
此次展览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家龚玉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长期在川美任教,并担任川美特色工作室——龚玉水彩工作室导师,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并在中国美术馆等地展出。受亚东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邀请,她和艺术家张晓栋于今年9月访问了这座边境名城,并在当地与艺术家索喃次仁相遇。
索喃次仁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之一,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至今一直在亚东工作,同时坚持艺术创作,从西藏传统艺术中获得滋养,借助绘画、织物等媒介表达对当代西藏文化的理解,曾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气候行动艺术作品征集大赛中获得大奖。不仅如此,他带领庞达村的百姓创作旅游文创产品,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用文化创意带动当地群众持续致富;他们的行动,也感染和启发了龚玉等众多访问艺术家。
两位汉藏艺术家的相遇和交流,为成都观众带来了众多美妙的艺术创作。在展览现场,索喃次仁展出了他的多件标志性作品——以本地手工羊绒布为面、外来的彩色羊毛线为语言,呈现标志性的“彩虹”系列,进一步延伸出“吉祥八宝”等绚丽图像,成为对全球化时代亚东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态势的精准表达;龚玉则以其广为观众熟悉的水彩笔触,生动描绘出了边境城市和川藏两地的人文风情。
据悉,展览还同步展出了庞达村的村民们在索喃次仁带领下创作的石绘作品,作品所用的石头均来自“三国同框”的亚东边境,有力传递了边境村民们的“强边”心声。
展览开幕式上,上海市第十批援藏亚东小组负责人致辞,感谢艺术家和成都观众对边境亚东的高度关注,以后期待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结出更多硕果。展览策展人、醍醐文旅联合创始人盛立宇博士表示,两位艺术家用创作共同见证了亚东乃至西藏的飞速发展,也参与谱写了汉藏艺术的全新美好篇章,期望展览为亚东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览将持续至12月29日,向公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