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日喀则,大地流金,青稞飘香。近日,在青岛第十批援藏组大力支持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桑珠孜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台组织青岛市美术书法名家和青岛文旅网络大V到达桑珠孜区开展青岛文化西藏行活动。此次青岛文化西藏行活动通过考察调研援藏项目,美术书法名家进校园,风光写生,青岛网络大V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进博物馆等形式,宣传援藏精神和青岛援藏30年的工作成果,促进青岛与日喀则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两地相互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岛市美术书法和文旅大V开展青岛文化西藏行活动。
一到桑珠孜区,参加青岛文化西藏行活动的艺术名家和网络大V就不顾高原反应,来到青岛援建日喀则市青岛小学调研援藏项目建设和校园文化打造情况,在美丽的校园里与孩子们亲切交流,并向学校赠送了书法作品《更上一层楼》。
向青岛小学捐赠书法作品。
随后,艺术家们又风尘仆仆地来到桑珠孜区第一中学开展美术文化交流活动。书法家、美术家、文艺评论家宋文京在区一中阶梯教室给孩子们形象地展示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书法演变,讲座以“美丽山水、宅兹中国、青藏高原”十二个篆书汉字为切入点,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变史的书法课,以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引领全校师生踏入书法的艺术殿堂,现场气氛热烈;授课后,宋文京和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陈令军现场挥毫泼墨,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书画作品,陈令军擅长花鸟画,他边画边讲,笔下的梅花栩栩如生,孩子们听得认真,看得惊叹。师生们“零距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加强了对书法绘画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宋文京老师在桑珠孜区一中讲书法课。
陈令军老师在桑珠孜区一中现场作画。
和美的乡村、一望无垠的青稞田、连绵起伏的山峰,壮美的雪域高原如诗如画,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笔会创作现场,来自青岛的艺术家宋文京、陈令军、李延智、李海涛带着氧气鼻吸管现场创作,挥毫泼墨,书写西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青岛画院美术馆馆长李延智现场创作了山水画《山海大观》,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青岛市美术馆美术师李海涛心潮澎湃,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书法作品,灵动的书法造诣也引来书法大家宋文京的称赞,提笔续写了这句词后面的两句,两人合作的书法作品让现场观众啧啧称赞。
李延智老师戴着氧气管现场作画。
宋文京老师和李海涛老师现场合作书法作品。
本次活动期间,两位青岛文旅网络大V鲁汉、孙小媛不仅真切感受到桑珠孜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也感受到了30年来日喀则、桑珠孜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江当乡第三届产业大赛暨农民运动会上体验藏族特色运动项目的快乐;品尝日喀则当地美食,品味藏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戴上面具体验藏戏,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与艺术团舞者共舞,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跳跃,都传递着藏族文化的热情与活力。
青岛文旅网络大V鲁汉老师在江当乡农民运动会上体验藏族传统运动——搬青稞袋。
日喀则,一幅看不完的唐卡画卷,一本读不尽的古老格言。在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青岛文旅网络大V鲁汉赏千米唐卡长卷,感受非遗魅力,进一步推进青岛、日喀则非遗文化交流推广。在千年联乡梯田,青稞即将迎来收获季节,初秋的梯田美得像一幅油画,青岛文旅网络大V孙小媛希望将这里的美景推荐给青岛的每一位网友粉丝。不久,两位大V将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向更多的青岛市民和网友展示桑珠孜区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
青岛文旅网络大V孙小媛老师在联乡梯田进行文旅推介。
青岛援藏工作始终坚持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走进曲美乡拉贵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各种题材彩绘装饰的“文明墙”、崭新的篮球场足球场映入眼帘,艺术家和网络大V们走进村民家中探访,与80后村支部书记达娃共话和美乡村建设,艺术家们现场写生创作,网络大V忙碌拍摄至傍晚。在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黑青稞精深加工项目,网络大V品尝黑青稞深加工而成的酱油、醋,见证桑珠孜区和青岛援藏招商引资的新成果。
宋文京老师在曲美乡拉贵村现场写生的画作。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2023年以来,在青岛援藏组的组织下,青岛桑珠孜两地持续开展多次三交活动,让更多的桑珠孜区群众通过艺术的形式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将通过艺术家的作品、文旅网络大V的镜头,让更多青岛人感受到日喀则桑珠孜区日新月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