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县动态

桑珠孜区:立足基层基础 推动党建工作晋位升级

发布时间:2016-04-21 作者: 来源:日喀则新闻网

  去年以来,桑珠孜区立足于夯实基层基础、打牢执政根基的战略考量,紧抓“顶层设计、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三项工作,不断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晋位升级。

  注重顶层设计,凸显党建基础核心地位。一是树好主业导向。桑珠孜区委坚持对党建工作直接抓、常研究,推行“党建项目化”,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职责;实施《组织生活固定日》等13项制度,区委平均每季度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1次,党建领导小组平均每季度下乡专题调研指导4次,每月组织党建项目现场观摩1次,推进党建工作出实效。二是健全主责体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党建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持续抓好乡、街道书记述职评议。认真落实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每年与12个乡、街道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21项书记抓党建的主责、主业,为党务工作者设岗定责,推行“党建项目化”。以考核评议对村居进行“支部大排队”,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争抓党建、勤抓党建良好氛围。三是夯实工作保障。做好人力财力制度保障,坚持专人专班,配齐二级班子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党群办主任,确保有人抓党建;发挥对口支援优势,在150万元党建经费基础上,2015年争取青岛“友好乡街道”帮扶资金857万元,保证有钱抓党建;党建领导小组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党建工作指导意见,区委组织部会同各级党组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力量研究制定目标责任制等多项制度,确保党建工作有章理事。

  强化创新驱动,焕发党建工作时代活力。一是拓宽组织建设思路。以“大党支部建设”为出发点,新设非公经济党支部,大力开展“企村联建活动”,向32家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邀请企业担任结对村居的经济发展顾问,把18家军警共建部队发展到21家,扩大组织覆盖面。依托共建优势使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碧喜卓舞”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二是创新制度执行办法。探索实施“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每月从10、20、30日中选择一天作为党员固定活动日,并把执行情况作为党组织分类定级、考核评议的参考,有效破解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难、自转难、坚持难的问题。三是转变教育培训方式。每年开设2期村居书记、主任专题培训班,创新培训方式,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使教学方式从单一的“坐下来听”转变为“站起来操作”,促进学用结合,取得良好效果。四是推动阵地功能升级。争取援藏支持、财政投入,争取各方资金7300余万元,新建斯玛占堆、幸福社区等5个村居“文化大院”和部分幼儿园;以江洛社区为试点,新建服务性“红白喜事场”,打造郭加新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新建4个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示范点,推动村居活动场所功能提升。五是激发服务效能升级。设立窗口单位党员先锋岗,安排18家单位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在22个便民中心施行一站式服务;新建服务站13个,在社区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制度;依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村居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和“三问于民”服务活动,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办理卡,公开党员干部联系方式,推行远程服务和“领导接待日”制度,提高服务效能。

  狠抓重点突破,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实绩。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强薄弱环节。针对社区党建基础薄弱现状,选派15名第一书记、60名机关干部脱岗进驻社区指导工作,分批派遣27人次社区书记赴青岛、黑龙江学习社区党建,引进社区“4S服务队”、“基层党校”等成功经验。针对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实际,采取“党群部门+软村、政法部门+乱村、经济部门+穷村、农口部门+产业村”的办法开展软弱涣散整顿,每年完成17个村转化提升,达到阵地优、班子强、满意率高、资料全四项标准,实现“三室八有”、“一强双优”、群众满意率超过90%。二是紧扣部署要求,推动任务落实。提出“志愿创城”思路,建立171支700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研究出台《党员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设立28个服务站,开展解忧济困活动75次,联系服务群众5483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12件。建全组织员制度,建立27人的组织员队伍,专项负责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推进村居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双落实”,2015年,推荐3名优秀村居支部书记考录为公务员,公开兑现325万元村居干部考核激励资金。出台《不合格党员处理办法》,以“三评一定”和“一诺双述四评”为抓手,评出不合格党员30名,劝退1名,除名13名,帮教转化16名,进一步纯洁了党员队伍。三是坚持基层至上,加大帮扶力度。坚持领导干部“包村联乡入户”制度,1名县级领导包1个乡,每年下乡进村不少于90天;1名乡领导包1个村,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120天。加强驻村、驻寺工作指导力度,选拔759名党员任“双联户”长,帮助组建177支巡逻应急队,夯实维稳基础。2015年,列支党建经费90万元,实施扶持项目11个,争取援藏帮扶380万元,实施318、204沿线扶贫富农项目,建成10个党员脱贫心连心超市,争取惠民资金2030万元,实施短、平、快项目51个,全区新增4000余名稳定就业人员。四是注重分类抓总,做好统筹推进。持续抓好“六心工程”、军警地共建基层党组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四联两发挥”、“领头雁”工程、“友好乡街道”结对帮扶、村级组织晋位升级等载体的深化实施。持续抓好“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持续抓好扩大组织覆盖面、发展壮大村居干部队伍、培养乡土实用人才、健全约束管理机制、完善“党建100有”等任务落实,确保党建工作重点明确、亮点突出、整体提升。(责编:次白)

  文章链接:http://www.rkzw.cn/xcdt/201604/t20160420_10682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