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滴汗水都在浇灌希望,每面新墙都在续写幸福。”秋阳下的拉孜县,搅拌机的轰鸣与施工号子交织,灾后重建冲刺“战歌”响彻城乡。从曲下镇土林村的涂料滚筒到扎西宗乡扎西林村的倒计时牌,这里正用无比的速度与温度,向群众兑现“安居梦”的承诺。


“围墙要当‘脸面’,更要护‘安心’!”粉刷工人熟练地用滚筒在墙面划出整齐的纹路,院墙抹灰、涂料粉刷和大门安装等有条不紊进行着。

目前,土林村40套民房重建进入收尾,供水工程完成95%,道路路基推进至80%。进入冲刺阶段,施工方“火力全开”,在人力配置上,院墙施工人员从最初的40人增加到60人,同时配备12名路面工作人员和8名水电工作人员;在设备保障上,施工机械设备大幅扩容,挖掘机从3台增至 5 台,还新增了2台装载机、1台制拌车和1台泵车。“10月17日启动道路浇筑,力争25日让群众住进新家。”现场施工单位负责人刘睿峰说。

钢筋水泥筑起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托起了稳稳的幸福。今年61岁的村民德吉,每天都会到自家的新房前看一看。“真的太开心了,从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辈子都忘不了共产党的恩情!”她笑着说,开开心心住进新房,只要身体好好的,往后的日子想想都甜。



在扎西宗乡扎西林村,施工单位办公区前倒计时牌格外醒目,每更换一个数字,便表示施工进度又向前迈了一步,同时把群众“搬新家”的期待,掰成了看得见的日子。

为确保10月30日全面入住目标顺利实现,扎西宗乡和施工队紧密配合,联系拉萨、桑珠孜区等地的施工班组,紧急增补技术工人。仅仅两天,就新增50余名涂料工和装修工投入作业。

与此同时,乡里还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我是搬运工”“我是志愿者” 等主题活动,帮忙分担施工压力;对施工班组开展慰问,以暖心举措凝聚合力,让重建速度节节提升。

扎西林村共有112户村民,其中重建79户,维修加固14户,自建2户。目前,全村已进入清理建筑垃圾、修补细节的收尾环节。“质量有口碑,进度有保障!”乡党委书记普琼底气十足。


为如期实现“10月底前全面入住”目标,拉孜县坚持入住、建设“双手抓”理念,聚焦高海拔点位攻坚、施工力量调配、关键建材保障三大核心环节,推出系列扎实举措,全力推动搬迁入住任务落地。

针对高海拔、特殊困难点位建设难题,拉孜县将其列为重点攻坚对象,组建突击队聚焦关键环节攻坚,通过延长作业时间、落实防冻保暖措施,减少恶劣天气对进度的影响;压实县级包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对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销号。

在施工力量保障上,拉孜县在汽车客运站等人员密集点设招聘站点,并加强与兄弟县区衔接拓展招工范围。此外,还建立关键工种动态调度机制,摸排各施工点人员余缺情况,推动收尾点位富余工种向缺口点位流动,避免资源闲置,提升施工效率。
关键建材保障上,拉孜县压实行业部门职责,建立建材到位进度跟踪台账,安排专人对接生产企业与施工单位,实时跟进建材生产、运输、交付全流程,保障门窗等建材及时到位,并联合住建、监理、监测等部门从源头防范质量安全隐患。
拉孜县的冲刺背后,是作风攻坚的硬支撑,更是民心向背的软实力。“灾难能拆毁房屋,拆不散团结与希望。”随着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拉孜正用坚实的脚步证明:废墟之上,必有重生;同心筑家,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