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西藏日喀则的里孜口岸,尼泊尔货车、中尼两国边民、边贸商人川流不息,一派热闹景象。据海关统计,自今年9月以来,截至9月23日,该口岸出口货值已达1.13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里孜口岸海拔4772米,距离日喀则市区690公里,历史上就享有“盐羊古道”之称。该口岸于2023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主要以出口矿盐、活羊等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今年9月以来,里孜口岸出口贸易量、值均创历史新高。
长期以来,日喀则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充分利用好开放平台和通道众多、对外贸易传统深厚等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外贸发展,主动对接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锚定建设面向南亚开放中心城市和区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积极融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新格局。外贸企业负责人达瓦表示,从里孜口岸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仅需2天即可到达,到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卡拉距离更近,目前尼方道路通畅,不仅节省运输成本,也不易受到尼泊尔雨季影响,企业都愿意走这条新路线。
在里孜口岸与日喀则国际陆地港联动通关后,日喀则各口岸优势互补有了新支撑,并且依托“新三样”和百货出口的不断增长,搬迁村、抵边村村民也参与到与外贸相关的短途转运、货物倒装等衍生行业,激活了边境经济,带动边民增收。
“承接新能源汽车短距离运输服务,仅100米就能收入50元,而参与货车倒装每车货就能获得1500元。”边民占堆感慨道。
自口岸开通以来,日喀则海关关员长年驻守口岸一线,开展海关监管与服务工作。今年,该关按照拉萨海关“差异化分流和业务梯度转移”部署要求,探索“一港联多翼”发展思路,积极发挥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开放新高地引领作用,立足区域副中心城市“资源聚集”优势,积极协调联动边境口岸,助推边境口岸顺畅运行。9月以来,该关主动承接传统贸易口岸部分通关过货功能,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业务承压测试,加强人力资源、后勤保障,与仲巴县、商务局和各联检单位共同努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条件,确保口岸运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