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这泉水迎来了它的“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7-22 作者: 来源:谢通门县融媒


清晨的薄雾中,45岁的边卓在谢通门县卡嘎温泉边熟练地搓洗着孙子的书包。这眼流淌了千百年的温泉,如今正见证着谢通门县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老辈人的“生活字典”里,全是温泉的影子


谢通门县卡嘎温泉小镇的温泉群,是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宝贝”。



“小时候,这泉水是我们全村的‘万能药’。"边卓回忆道。在卡嘎村老人们的记忆里,温泉是生活的百科全书——牲畜冻伤要泡温泉,孩子出疹要洗温泉,连盖房和泥都得用温泉水。



那时谁能想到,这泉水能变成“金饭碗”?



年轻人的“算盘”:让温泉流金淌银


随着318国道升级改造和日喀则旅游热度攀升,卡嘎村的温泉迎来了新生。村民旦木真率先将自家泉眼改造成温泉民宿,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收入30多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他笑着说。



“老一辈人用泉水‘省成本’,我们这辈要让泉水‘带来经济效益’。”卡嘎村党支部书记次仁说。



如今,谢通门县卡嘎温泉小镇已有40多家“温泉旅馆”。旦木真家的温泉旅馆还开通了抖音账号,镜头里温泉雾气缭绕,泡池边格桑花绽放,区内外游客通过视频来这里泡温泉,“节假日一天能接待一百多人,常供不应求。”



泉水里的振兴:日子比泉雾更红火


“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开温泉民宿做生意。”卡嘎镇平安办的扎拉算起了账:“过去村民靠务农,一年收入不到1万;现在单靠温泉旅馆,卡嘎村人均收入年增收超2.9万元,真正让温泉资源活了起来,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风拂过温泉蒸腾的薄雾,这汪流淌了数代的泉眼,正以崭新的姿态滋养着土地。曾经的“生存资源”,如今成了“振兴活水”,让老百姓的日子,像泉边的格桑花一样,越开越红火。


来源:谢通门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