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通关跑出“中国速度”:查验仅3分钟,中印贸易运输省时近一个月

发布时间:2025-07-19 作者: 来源:极目新闻


2024年8月1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国际陆地港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出口货物查验场正式封关启用。7月16日,日喀则出口货物查验场启用将满一年,极目新闻记者跟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采访团来到这里,实地探访国际陆地港的繁忙景象。

日喀则国际陆地港(经济开发区)坐落在日喀则城区南部,规划面积达29.83平方公里,距离城区仅约5公里,交通优势明显:半小时可达日喀则机场,拉日铁路的客运站、货运站就在区内,2.5小时可抵达拉萨;路网更是直通吉隆、樟木、里孜等重要边境口岸。

眼下正值6月至9月,这是一年中国际陆地港最繁忙的时节。日喀则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次仁措姆向记者介绍:“今年6月,国际陆地港的货运量达到了246吨,货值525.7万元。”她特别提到,“就在上个月,陆地港成功办理了首票货值5.43万元的青稞产品出口,这标志着日喀则市本土特色产品出口迈上了新台阶。”

“自去年8月1日封关运行以来,我们已监管了从义乌、郑州等地开行而来的6趟班列。”次仁措姆补充道,“这些班列运载的货品种类多样,既有日用百货,也有新能源汽车,总货值达1.46亿元。”她强调,经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报关查验放行的货物,只需3至4天就能直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在国际上充分彰显了‘中国速度’。”

正在驶入机检区的货车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印贸易主要依赖江浙、广东等地的沿海海运,运输时间通常需要45天左右。“但通过西藏陆运,经尼泊尔转口至印度,全程仅需15天左右,可以节约整整一个月的运输成本。”日喀则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李世华介绍道,这不仅凸显了日喀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直接反映出通过国际陆地港开展对印转口贸易的巨大潜力。

采访现场,记者看到一组载有日用百货的大型卡车正缓缓驶入查验场的H986机检区。“我们在这里对货物进行基础检验。”次仁措姆指着正在作业的区域说,“若无异常,最快三分钟便可检验通过。”她介绍,随后工作人员会为运输车辆安装具备定位功能的智能物流锁,全程跟踪车辆行驶轨迹及货物状态。

工作人员安装智能物流锁

据悉,日喀则国际陆地港作为重要的集散中心,现已实现“陆港申报、属地查检、口岸直通”三位一体的高效监管模式。“这样能大大提高通关时效,有效缓解各边境口岸的查验压力。”次仁措姆说。目前,在日喀则海关注册备案的外贸企业有135家,企业活跃度为22%,当地的外贸依存度已提升至1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日喀则国际陆地港成功推动了在陆地港首票以跨境电商(9810、9710模式)出口的日用百货,初步实现了跨境贸易在陆地港的数字化转型,标志着日喀则跨境电商业务实现了“零”的突破。

下一步,随着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的建设,国际陆地港的功能会进一步增加,从边境小额贸易到一般贸易,再到跨境电商的迭代升级,有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在国际陆地港注册,降低运输和经营成本,共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