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日喀则市荣获西藏自治区三项考核第一名,乡村振兴成果显著

发布时间:2025-02-14 作者: 来源:日喀则市总工发布
近日
传来喜讯
日喀则市在
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绩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项考核中脱颖而出
均斩获第一名的佳绩
这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日喀则市在“三农”工作上的充分肯定
更是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锚定“稳粮”目标,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2024年以来,日喀则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措并举,确保粮食和蔬菜供应稳定,成效显著。

在粮食生产方面,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6.84万公顷,同比增长0.9%,粮食产量实现新突破,达到45.8万吨,同比增长4.2%,超目标任务2.1个百分点。青稞产量为42.49万吨,同比增长4.1%。蔬菜种植与供应同样稳定,累计种植18.94万亩,蔬菜产量40.7万吨,完成率100%,有效保障了“菜篮子”稳定。
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全年任务11.81万亩,已完成11.36万亩,进度达96%,位居全区前列。同时,顺利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表层采样内业分析检测工作,为提升土地肥力和粮食产能提供有力支撑。

锚定“兴牧”目标,夯实畜产品供给根基

加快牲畜改良推广步伐,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50%持续加大高标准饲草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年内建成高标准饲草基地5.5万亩,推动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4万亩,人工饲草产量达9.4万吨以上,推动农区和高寒牧区优势资源互补,反哺高寒畜牧产业的模式,持续推进飞地种草尼草入华事宜,从尼泊尔进口饲草717吨,并在尼泊尔建立了1067亩的饲草基地。兑现补贴资金6.17亿元,完成率达99%以上。全市牲畜存栏480万头(只、匹),新生仔畜174万头(只),仔畜成活164万头(只),成活率达94%以上,各类牲畜出栏171万头(只、匹)、同比增长4.3%,肉蛋奶产量达到20.6万吨、同比增长11.4%

精准聚焦“强特色”,奋力攀登乡村产业新高峰

2024年继续投入衔接资金10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61个,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十三五以来乡村产业项目兑现利益联结分红2778万元,享受分红人数5万余人。坚持线上线下销售并行模式,引导各类企业参加展示展销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加4场大规模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期间累计销额达2000余万元,进一步刺激消费,拓宽增收渠道。同时,积极推进农畜产品进机关食堂工作,累计完成采购金额16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0%。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99.85亿元、增长13.6%;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为16.6亿元、增速10.6%

多举措促进农牧民增收,筑牢脱贫成果根基

聚焦“中心任务”,将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市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转移就业成绩突出,下达的转移就业指标任务实际完成率达112%。大力实施农牧民增收促进行动,不断拓宽岗位供给渠道,为农牧民就业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监测帮扶工作方面,始终将守牢返贫底线作为重要任务。全市累计识别监测对象307311561人,目前已成功消除风险24069521人,消除率达82.3% 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222921人,同时消除风险3681393人。对于暂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均已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每一户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有效支持。

从收入数据来看,脱贫人口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态势明显。2024年抽样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2559.65元,同比增长27.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68元,增速为8.8%。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和产业发展两大关键工作。与此同时,还加大政策性资金支出力度,加快兑现产业项目和合作社分红,进一步增加了农牧民的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

另外,在实施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将高标准农田项目设计为400万元以下标段,直接交由当地农牧民施工队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2024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带动群众增收5726万元。

紧握科技钥匙,开启农牧业生产新征程

加快良种繁育推广,打造3个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村,落实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6.7万亩,全市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4%以上;落实牲畜良种推广任务11.5万头(只、匹)。持续推进数字赋能,累计实施13次青稞产业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培训,实现全市85%的青稞种子繁育基地实现了从耕、种、管、收全过程溯源覆盖,持续打造数字农业全区样板。

紧握创新驱动金钥匙,开启农牧区改革新征程

深入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累计排查问题1828个,已完成整改1828个,整改进度100%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全市耕地流转面积7.67万亩,流转价格5001500/·年,均以出租方式流转,完成耕种防收各环节,托管服务面积65万亩。

聚焦人居环境,绘就高原和美乡村新图景

2024年,投入衔接资金9.44亿元,建设61个高原和美示范村,完工率100%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村庄清洁、白色污染整治、农村户厕改造、人畜分离攻坚等行动,全市农牧区厕所改造指标任务5605户已全部完成;坚持宜集则集、宜分则分、宜改则改,全市人畜分离指标任务15000户,完成16669户,指标任务完成率达111%
聚焦绿色生态,铺就农业农村安全发展之路

大力推行生态田间工程,推广干砌石和土渠等适宜生态环保材料,便于群众后期维修管护,并采用统一回收、集中处置的模式,安排资金126万元,对全市农膜及包装废弃物进行统一回收处置,累计收集农业废弃物32吨,处置率达到100%;广泛运用节水灌溉技术,促使水资源利用率自40%以下攀升至50%以上,累计积造、使用农家肥197万吨,使用有机肥2.5万吨,让高品质生态与高标准农田协同发展全市共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0972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346.75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全市完成检测1103批(次),18县区累计开展快速检测23322批(次),未检出不合格产品。全年开展土著鱼苗增殖放流28万尾以上。

以项目建设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核心,秉持项目为王理念,积极总结2023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建设经验,全力打好项目建设翻身仗2023年,日喀则凭借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成功在衔接资金项目建设中取得佳绩,走在全区前列。2024年日喀则与时俱进,对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升级,全面推行衔接资金项目建设七项机制”2.0版本。

七项机制”2.0版本的推动下,全市468个衔接资金项目实现了县级领导包保全覆盖,各行业部门积极响应,累计开展服务指导100余次,深入工地打卡1900余次,有效保障项目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一系列有力举措成效显著,全市全年衔接资金支出达到29.9亿元,支出率高达96.8%,位居全区第二。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日喀则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上的决心与行动力,也为后续工作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荣获三项考核第一名,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下一步,日喀则市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在农业强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更大贡献。




主编平措卓玛

编审:刘枫

编辑:贡桑旺姆

记者:尼玛卓嘎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