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位来自西藏日喀则市的文旅专业人才结束了在长春的学习,踏上了返程航班。此次“理论+实践”的学习之旅以“致用”为先,含金量十足,学员们可谓入脑又走心,不仅深入了解了吉林省的文旅特色,还对吉藏两地文旅交流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悉,此次“吉藏人民心连心 文化援藏润高原”学习交流培训班由吉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牵头,吉林日报报业集团迅达互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培训为期10天,有日喀则市文旅系统的18名专业技术人员参训。
培训班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课程内容丰富,包括文旅发展、人文地理摄影、文物保护、非遗传承、视频拍摄、新媒体运营、无人机等,邀请了多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学员进行了十余场“含金量”十足的讲座。

“长白天下雪”的品牌打造、查干湖的冬日欢歌、吉林冰雪产业如何破圈……吉林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侯增文以《让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为题,剖析了吉林文旅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学员们的眼球。他表示,文旅行业已进入3.0内容运营时代。学员们在“文化产业呈现新业态、文旅营销模式新变化”的思考中获得了更多启迪。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吉林省文化援藏援疆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春江的课程《二十年来进藏三十余次的人文地理摄影人》,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不仅凝聚了摄影家的匠心,也成了宣传推广当地文旅的一扇重要窗口,用相机“讲述”吉藏两地的文旅故事,为学员们拓宽了思路。
影视制片人、导演、国家二级编剧的课程《短视频与长视频生态圈建设》,带领学员们“云”游了长影、伪满皇宫博物院、54路有轨电车、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文旅标签和热门打卡地。

理论学习后,课程迅速安排学员们实地“消化”知识。在长春雪立方太极拳馆,太极拳教练为学员们培训了太极拳,一招一式颇有武林高手的风范。在“文旅体”不断加深融合的当下,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无疑将助推文旅产业的发展。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里,一部部经典老电影将学员们的思绪带回老时光。胶片如同一条友谊的纽带,系紧了吉藏两地之间的友谊,也畅通了未来双方合作的渠道和更多可能性。日喀则市博物馆的普布卓嘎参观后感慨地说:“以前知道长春是电影城,但这样细致地了解这个城市的电影历史,还是很震撼。城市的历史和人文能够很好地促进文旅发展,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体验长春这座“森林城”,零距离接触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乘坐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享受片刻慢时光,乘星空缆车穿梭在郁郁葱葱的红松林中饱览秀丽风光,漫步在电视剧《人世间》取景地感受秋日细腻的微风……学员们纷纷感叹不虚此行。“净月潭不仅景美,还有由电视剧衍生出的网红打卡地,文创雪糕和文创产品也开发得很好,文旅融合做得恰到好处。”日喀则市文旅局旅游服务中心的鲜雷说。

在丰富的课程之余,学员们还实地考察了“这有山”、桂林路等外地游客热衷的旅游打卡地,并从铁锅炖、烧烤等东北美食中爱上了这座城市。来自日喀则市图书馆的益西卓玛表示,此行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还对吉林文旅的特色有了深入了解。回去后,会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学传递给更多同行,争取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