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迎大庆 颂党恩 共奋进 | 农机驰骋希望田野,机械化描绘日喀则现代农业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3 作者: 来源:云端珠峰


新时代西藏答卷



珠峰儿女心向党 开放发展谱新篇



七月的日喀则,青稞田在蓝天白云下翻涌碧浪,无人植保机划出银色弧线。传统农耕的辛劳正被科技改写为高效乐章,农民与机械的身影与雪山交融,绘就一幅现代化高原农业画卷。



《"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春风吹上世界屋脊,日喀则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决策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让珠峰脚下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迈向多元增收的新生活。



春耕春播篇:农机护航  赋能新农业


桑珠孜区东嘎乡色定村,曾经需要全村壮劳力花费半月时间才能耕完的坡地,如今只需几台“铁牛”两天便能翻新。村民拉巴家的56亩地仅由老两口负责打理,两个儿子则安心在城区工作,每年收入可达十一二万元。



色定村农机合作社有4台耕播机、5台联合收割机,还有1台饲草料打包机和1台种子包衣机。除了提供农机服务,合作社还涵盖种子精选、包衣加工、种子销售等业务,2024年收入达到60万元,为村民分红50万元,每户分红2000元。


“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提升至74.5%以上。”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随着免耕施肥一体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新机械、新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推广,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和效果大幅提高。


技能篇:农机培训“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期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及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培训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来自江孜、白朗、南木林三县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手34人。



“以前都是靠人力耕田秋收既费时又费力,机械化真的太方便了。不仅能大大提高效益,还能减轻我们的劳动强度,回去后我一定要好好研究这项技术,争取早日全面用到我们的农田里”参训员扎西笑容满面地点头说道。


培训现场气氛如火如荼,老师们耐心地操作演示,现场学员积极踊跃提出困惑,老师们邀请学员参与实际操作,确保参训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技术要点。


培训完成了拖拉机驾驶(G1)34人考核、联合收割机(R)驾驶33人考核,与核发驾驶证件工作,一场场农机培训将陆续在日喀则火热展开,为高原农机手们“充能充电”!


设备篇:农机机械化装备再提升


近年来,定日县长所乡通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号召,于2018年正式注册成立了定日县长所乡通来村农业机械合作社。合作社秉承“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的经营理念,通过整合资源、发展机械化作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合作社成立之初,获得国家财政及上级部门捐赠的机械资产36万余元。2025年合作社现已吸纳89户、470余人入社,拥有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一体播种机、脱粒机及配套设备等大小机械40余台,固定资产总额达250万余元。


监理篇:数字监管筑牢农机安全防线


2023年,日喀则市在江孜县紫金乡试点发放了西藏自治区首批8台拖拉机牌照,率先打破了农机“无牌无证”的历史。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上牌217台(拖拉机188台、联合收割机29台),核发驾驶证154张,346人通过科目一考试,农机监管实现全流程规范化、信息化、安全化,期待更多的农牧民开上有“身份证”的农机。



农业机械化让雪域粮仓更加殷实,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39.67万亩,粮食产量45.8万吨,其中青稞产量42.49万吨,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8.47万千瓦,各类拖拉机12.66万台、配套机具9.1万台(套),全市低空农业作业面积达7.4072万亩。截至2025年6月,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共发放1250.1951万元。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农机穿梭,编织着农民的丰收梦,每一台忙碌的农机,都是在为高原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的不仅是粮食,更是珠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农业机械化的助力下,日喀则的田野上,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收获的果实更加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