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委书记张延清在樟木小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7月30日下午,市委书记张延清来到樟木小区,亲切看望慰问灾区群众,转达党中央、区党委的亲切关怀,了解受灾群众安置情况。他强调,要感党恩、跟党走,坚定信心,重建美好新家园。
市委常委、秘书长雷进昌一同调研。
在老党员次仁索朗家,张延清拉着老人的手,关切地询问道,“现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次仁索朗摇了摇头,紧紧握住张延清的双手,激动地说:“没有什么困难,这里的设施很齐全,党和政府把我们安置得很好”。张延清说,“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次仁甘琪是一名尼姑,她所在的扎西通卓林寺在地震中损毁严重。次仁甘琪感激地说,“地震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寺干部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我们,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她们的恩情”。张延清亲切地对她说,“广大僧尼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党和政府会尽全力照顾好你们的生活,让你们安心修行。希望你们继续弘扬爱国爱教传统美德,和全市的爱国爱教僧尼一起为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多作贡献”。得知次仁甘琪身体不适,张延清要求,尽快安排医治,并祝愿她早日康复。
樟木小区内,一幢幢楼房整齐有序,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小区平面图前,张延清认真听取安置情况介绍。目前,樟木小区开设了便民警务站、免费公交、银行、邮政等便民服务。张延清听了十分欣慰,对安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樟木小区活动室里,张延清遇到了抗震救灾英雄西热坚参。张延清给西热坚参献上哈达,感谢他在抗震救灾中作出的贡献。“在这里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还有些想家?”张延清拉着西热坚参的手,亲切交谈。“这里有床、有被子、有水、有电,还能看上电视,我们感觉生活很幸福。”西热坚参激动地告诉张延清,“全小区的人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及时组织转移,保证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到了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吃穿住用都不愁了”。
张延清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感谢区党委的坚强领导,虽然我们原来的房子塌了、裂了,但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早日重建家园,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听说书记来看望大家,樟木小区的群众,自发地聚集在活动室里,围坐在张延清周围。张延清与大家一一握手,亲切地问候每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技能?”张延清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向樟木灾区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他说,“4·25”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十分关心灾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快速响应、有效应对,果断决策、高效指挥,全市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及时有序撤离转移群众,科学救灾、人道救灾、亲情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全力做好群众安置工作,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此次抗震救灾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心关爱,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张延清指出,地震发生后,樟木受灾群众,远离家乡、远离故土,不远百里转移到市区,对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党委、政府一直牵挂着大家,对大家在抗震救灾中的努力、牺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表示,市委、市政府一定千方百计使灾区群众有住房、有工作、有收入,使灾区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打造国际领先、全国一流的珠峰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把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安置好,让灾区群众吃上“边贸饭”“旅游饭”“文化饭”。他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区党委、政府一系列惠民政策,并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多为灾区群众做看的见、摸得着的实事。他叮嘱聂拉木县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及时汇总、反馈群众意见建议。
虽然窗外雷雨阵阵,但是室内一次次掌声热烈响起,一颗颗感党恩、跟党走的心无比坚定。张延清希望樟木群众,相信党和政府,支持党和政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共建美好新家园。
张延清还前往党员扎西、罗桑多吉家看望慰问,并检查樟木安检站工作。
市领导王平,市委办公室、聂拉木县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责编:德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