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2月1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日喀则地委书记丹增朗杰,日喀则地委委员、桑珠孜区区委书记王波为中共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委员会成立揭牌。

图为12月1日,日喀则地区及桑珠孜区领导出席桑珠孜区成立挂牌仪式。
回顾过去 成就辉煌
桑珠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东部,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0个乡。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桑珠孜历经风雨沧桑,绘就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壮丽画卷。
1959年5月成立日喀则县人民政府;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日喀则地区管辖;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原县级日喀则市改为桑珠孜区;2014年11月,桑珠孜区第一届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桑珠孜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日喀则地委委员、桑珠孜区区委书记王波介绍,数十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日喀则市围绕大力发展农牧产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改善民生事业、加快城乡统筹推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等任务,在开拓创新中破解难题,在巩固团结中促进和谐,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赶超的强劲态势。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三年来,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2014年地方生产总值达52.6亿元、比2011年增长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超过1亿元、比2011年增长5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9315元,比2011年增长33.1%。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来,按照“一城、两线、五乡、多点”的总体思路,加快部署火车站周边及年楚河以东地区城市化建设进程,城区面积扩大到24.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11.7万人。加大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净化、亮化、绿化、硬化、美化、规范化”项目14个,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归属感。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三年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全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入学率分别达97.96%、99.8%和61%。实施岗多居委会科普益农计划等科技项目14个,争取自治区科技特派员156名。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农牧区卫生机构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5%,预计全年统筹报销1967万元。
——社会局势持续稳定。三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及地委关于做好维稳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构筑了以“双联户”网格化、平安建设、和谐寺庙、军警地共建为平台的社会治安联防联控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局。扎实开展驻村工作,实施强基础惠民生“短平快”项目69个,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基层维稳根基进一步夯实。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各级党员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提拔交流各级干部578人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6名,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各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推进,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总数达6289名,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覆盖面不断拓展。
展望未来 前景广阔
2014年11月,日喀则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桑珠孜区第一届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的胜利召开,见证了日喀则市撤市设区的重要历史时刻,让桑珠孜区迎来了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上的桑珠孜区,开始了梦想的新征程。
“这是桑珠孜区各族群众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将对推进桑珠孜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加快全面小康社会步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日喀则地委委员、桑珠孜区区委书记王波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现了桑珠孜人的豪情与期盼。
桑珠孜区委副书记、区长次仁顿珠介绍,以撤市设区为契机,桑珠孜区将紧扣“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一核两翼”核心区建设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品牌农业高地、特色工业重地、生态旅游胜地、后藏文化强地、和谐稳定福地”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繁荣幸福的桑珠孜区。
加快农牧产业化发展。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推行高产示范建设项目,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培育和扶持骨干型、成长型、示范型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适度进行土地流转,继续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组织开展农牧民就业技能、务农本领和创业知识的培训。
加快现代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实施“一园两区”战略,努力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紧紧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日喀则工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继续制定和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合理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使工业园成为优化工业布局的主阵地。依托青稞、荞麦等农牧资源,发展高原绿色有机食品企业。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依托日喀则火车站规划建设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批零销售、休闲居住为主体功能的城市新区。进一步推进城市“六化”建设,拓展城市综合交通、生态绿化、安居保障、防灾减灾应急等功能。加快实施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化带动小城镇发展战略。
注重民生保障提升。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发展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和学前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标准化医院、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完善以合作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积极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就业体系,全面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加快构建生有所养、老有所依、失有所济、医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起点孕育新发展,新发展再续新辉煌。站在新起点上的桑珠孜区,必将扬帆奋进,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责编:李志平)
文章链接: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4-12/02/content_585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