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孜县,曲下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将促进群众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2024 年,曲下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推动土地流转、优化牲畜品种、激发内生动力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成功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径,绘就了乡村发展的新画卷。
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曲下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借助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力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秉持群众自愿的原则,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让村民实现了从“要我流转”到“我要流转”的观念转变。2024 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44.12亩,相比2023 年增加了550 余亩;托管面积达1086.53亩,大幅增加1214亩。与此同时,390 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带来600 余万元的劳动收入,切实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曲下镇深知优化畜群结构对提升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性。为此,邀请自治区农科院专家和县级技术人员开展种养殖业技能培训4 次,引导群众摒弃传统养殖观念,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2024 年,全镇完成牲畜改良605 头(只),去势土杂公牛241 头(只),有效淘汰老弱畜和非生产畜,优化了畜群结构。此外,通过集中连片种植牧草等方式,全年种植燕麦草、苜蓿草等4481.5 亩,房前屋后人工种草695.5 亩,鲜草产值达180 余吨,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根基。
曲下镇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并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先进典型,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严格落实《拉孜县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增收的脱贫群众给予精准奖励,树立“多干多奖、不干不奖”的鲜明导向,推动扶贫模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2024 年,共向252 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兑现增收奖补9.684 万元。
拉孜县曲下镇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邀请拉孜县念央扎念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老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扎木念培训,40 余人从中受益,提升了专业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2024 年,堆谐文艺类转移就业人员10 人,总收入69.44 万元,奖补资金9800 元顺利兑现,让群众吃上了“文化饭”,走上了“致富路”。
曲下镇积极创新增收方式,2024 年开展农作物栽培技术、厨师培训、畜禽养殖培训等四期培训,110 余人次从中受益。鼓励群众发展家庭小作坊,打造特色民族手工业品牌。目前,全镇已有35 家家庭小作坊,2024 年收入达145 万余元,奖补资金1.75 万元同步兑现,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的根本。曲下镇立足资源优势,构建以特色民族手工业、种养加工业、马路经济为重点的乡村产业体系。拉孜县曲下镇吉祥普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分红资金21.3 万元,惠及71 人;拉孜县嘎脱两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分红资金11.6 万元,惠及290 人。吉如村、曲下村马路经济收入达40 余万元。通过调整、规范、提升现有扶贫产业项目,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群众持续增收。
尽管2024 年曲下镇在促进群众增收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产业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曲下镇将深入贯彻相关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技能水平。同时,抓好灾后重建工作,推广以工代赈,为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