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县法院以“警法三步联动法”做深做实诉源治理

发布时间:2024-10-26 作者: 来源:拉孜发布

推进诉源治理,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拉孜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实施法官“联乡”工作。此中,法院与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与乡(镇)派出所联动解纷,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引援法官提前介入、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法治宣传精准普法四个维度,“分三步走”做深做实做细诉源治理,让矛盾纠纷在诉讼更前端妥善化解,推动诉讼增量态势有效控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取得显著成效。






做深“向前一步”

警法联动解纷于苗头


自2020年聘任首批特邀调解员以来,拉孜县法院持续更新和壮大特邀调解员队伍,先后有14名公安民警被聘任为法院特邀调解员,涉及的诉前调解领域包括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等。


如何让特邀调解员发挥实际解纷作用?





拉孜县法院依托创新制定的法官“联乡”制度,让8名员额法官联系全县11个乡(镇)。基于公安机关覆盖面广、涉及业务广泛等特点,法官“联乡”的重点对象便是乡(镇)派出所。2024年截至10月,各公安派出所依托治安巡逻、网格化排查等工作,排查发现矛盾纠纷并主持达成调解262件,将这部分诉源纠纷化解在了源头。


未能由公安机关达成调解的纠纷如何化解?




法官“联乡”制度给出了答案。


早在年初,拉孜县法院的全体法官和法官助理便结合下乡办案、普法宣传等契机,与乡镇派出所主动联络,向他们发放“法官名片”提供联络方式,并认真地向民警们讲解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的详细流程和法律规定。“有纠纷,找法官”这在拉孜县各基层组织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有啃不下的硬骨头、难解的复杂纠纷,找法官”这则是公安民警们与法官们形成的“心照不宣”的工作惯性。

(4月,在扎西宗乡调解家庭纠纷)

(2月,在扎西宗乡调解相邻权纠纷)



2024年以来,经各派出所邀请,法官到现场提供法律指导28件次,线上指导49件,促使达成调解27件。这些纠纷中,既有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不恰引发的家事纠纷,也有外出务工引发的薪资纠纷和商业往来造成的合同纠纷等。这批纠纷无一例外地或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或涉及大额资金。法官的专业指导,为妥善解决这类纠纷,让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供了关键性帮助。



(10月,在扎西岗乡调解相邻权纠纷)



做实“中间一步”

诉调对接解纷于实质



如若达成调解,没有促成即时履行




或者根本达不成调解,那该如何?



这题由巡回审判和诉调对接制度解答。在具体工作中,法官应邀到现场指导,总会乘坐“车载科技流动法庭”、随车携带“西藏法院巡回审判”设备到达。当事人执意起诉的,或是分歧太大达不成调解的,法院要么当场立案、当场调解,要么指导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提交网上立案。2024年以来,拉孜县法院上门立案1件、网上立案79件。对经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达成调解,并由当事人主动提出司法确认申请的,立案法官可以当场作出裁定,出具裁定书,让调解协议内容具备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给调解协议上一份法律“保险”。2024年,拉孜县法院受理司法确认申请298件,完成司法确认108件,转诉讼133件。实现了诉调无缝对接,不仅降低了解纷成本,更减少了当事群众的诉讼成本。

(3月,在彭措林乡处理离婚纠纷)



做细“向后一步”
普法教育解纷于无形


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关键是要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促进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为此,拉孜县法院坚持车载流动法庭“有案办案、无案宣传”的工作原则,依托“订单式”法律服务,2024年送去定制化普法宣传活动52场,覆盖全县11个乡(镇)32个行政村,受宣传群众人数达1万余人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法官云讲堂”线上普法宣传,发布普法短视频9期,点播量达120余万次。通过“联乡法官在您身边”微信群,将普法视频转发至各乡(镇)巡回审判点联络员,再由乡(镇)干部转发到各村联络群,进一步加强短视频普法的广度和深度。

(7月,在锡钦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



2024年截至10月,拉孜县法院新收各类案件680件,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率下降0.79个百分点,持续多年的案件“猛增”态势有所缓解,从侧面印证了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