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日喀则市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推进会精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改作风、提效能、优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持续释放“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市场主体再加力”的鲜明信号。
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努力打造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流程最优、审批服务最好营商环境。狠抓极简审批。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等78个审批事项242个办理项再造审批流程、缩减审批环节,申请材料精简到928项、精简优化比达15%。实现办税十大类164个事项“最多跑一次”、6大类76个事项“全程网上办”、214个事项非接触办税。狠抓极速办理。设置企业开办“一窗通”窗口,企业开办环节压缩为2个,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深化联审联批、容缺受理等举措,实行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工业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一般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0个工作日内。狠抓极优服务。制定《优化营商环境问题诉求闭环办理工作制度和服务细则》,推动部门主动服务,收集转办各类问题诉求91个、完成整改销号66个;组织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走访活动,实地走访企业21家,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法律服务需求等情况。
坚持站在企业的立场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得实惠。破解融资难题。印发《日喀则市金融机构落实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实施意见》,主动对接企业了解融资需求,组织开展银企对接会6场,现场向19家企业授信1.75亿元、向11家放款1.08亿元;市珠峰融资担保公司与5家银行签订银担合作协议,累计发放银担合作93笔、金额4.34亿元。提升服务水平。将风险低、纠错成本小的证明事项纳入告知承诺制管理范围,市本级和县区共143个审批服务事项的196个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推进金融、民政、交管等窗口服务单位使用电子公证书,实现18个县区公证业务咨询受理全覆盖。减轻企业负担。取消采购类场地费,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项目交易服务费及工程交易场地租赁费,持续做好投标保证金退还工作。免费为1490家符合条件的新开办企业提供刻制首套印章服务、累计刻制印章6235枚,节约企业开办成本182.242万元。
坚持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行政赋权。主动服务和融入面向南亚开放战略,结合边合区管理发展需要,赋予边合区经济类行政职权,市级向边合区下放事项8个、县级划转事项40个。其中市级赋权的8个事项已于6月6日向边合区交接完成。优化平台搭建。搭建政府、银行和企业间的沟通平台,引进“营业执照智能审批自助服务终端、企业档案自助查询打印服务终端”。探索试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企业住所“一照多址”改革,4738户企业通过申请住所申报承诺办理注册登记。注重行业监管。对招标代理、质量检测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等开展专项整治,整改销号问题59个。对87家招标代理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核查问题企业19家。加大柔性执法力度,对74户首次轻微违法行为纳税户作出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健全平等保护、合法权益受侵害维权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收集招商引资、税务、人社、医保等部门涉企优惠政策123项,形成《涉企优惠政策汇编》,多渠道向企业推送,方便企业快速了解优惠政策;召开市惠企政策推送解读会,现场向100家企业解读推送政策。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督查工作机制,先后2次赴8个县区、9家市直单位、20家企业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督查调研,印发督查专报1期、督查通报3期、工作提醒1期,制作营商环境问题曝光视频1个。强化法治保障。全市两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3453件、已结2196件,曝光失信自然人296人、失信企业57家,涉及民营企业执行案件68件、兑现债权5367万元。破获经济犯罪11起,为企业、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62万元,破获涉企犯罪案件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