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喀则市出发,沿着318国道,雅鲁藏布江一路相伴,大抵一个半小时车程,来到黑龙江省对口支援的仁布县,日喀则的“东大门”。
在这里,黑龙江援藏硕果深入人心:建园区“一站式”破解企业规模化发展瓶颈、百姓“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多赢”;青贮玉米、高产青稞示范种植“星火燎原”,成功化解农作物与饲草料难以双双高产的矛盾;县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不必再忧心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无门……
“亚德细褐”突破瓶颈大展拳脚
在仁布县,传承着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手工技艺——亚德细褐纯羊毛布料及服饰制作工艺。这一指尖上的高原纺织艺术,如今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还形成产业不断壮大。这还要从“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合作社”入驻黑龙江省援藏建设的仁布县特色产业孵化园说起。
“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合作社”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手工织布,技法娴熟,一块块藏族特色布料在织布机上渐呈眼前。“我们主要加工销售细褐羊毛织品、藏服、围巾、披肩、西服、僧袍等产品,除了园区这个工厂,我们在县里其他乡镇还设有分厂,并在拉萨、日喀则、成都、玉树开设了6家销售门店。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做不完。” “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合作社”经理达娃次仁自信地介绍道。
“亚德细褐”新引进的藏毯生产线
据悉,“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合作社”目前年创造产值已达到2000万元以上,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近期我们正计划在这个厂房上烫平机。”达娃次仁指着裁缝车间后的厂房说,“今年三至四月份,我们还新上了手工藏毯生产线,已经有客户预定了。在传统制法基础上,融合现代时尚,我们一直在改进和创新产品,让更多人喜欢上亚德细褐,瞄准全国市场。”
然而,如果不是入驻孵化园,达娃次仁的这些发展构想实现起来很难。达娃次仁解释说:“公司扩大规模需要合适的厂房、解决工人吃住等,这在我们当地非常难找。黑龙江援建园区决解了我们最大的困难,现在厂房、仓库、裁缝车间、办公楼、宿舍楼,一个园区都解决了,我们可以放心招人、扩大生产。今年我们招聘了20多人,计划还将继续招聘。公司现有职工200多人,很多都是农牧民,农忙时公司允许职工回家干农活,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学了技能。”
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队员马金明了解“亚德细褐”生产情况
黑龙江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仁布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马金明告诉记者,仁布县已形成了亚德细褐、仓央扎念(六弦琴)等一批劳动密集型合作社,市场供不应求,却因缺少熟练工人、生产场地、建设资金等问题,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陆续投资2900万元,建设了12000平方米的仁布县特色产业孵化园,现已成为“培训—就业—孵化”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园区,不仅解决了仁布县优势特色产业缺少熟练工人、缺少生产场地等实际问题,同时也为毗邻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解决了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等需求。
马金明近期还忙着落实哈尔滨一家公司完成注册入驻孵化园。马金明说,日喀则被称为“世界青稞之乡”,筑巢引凤,工作队结合县域实际谋划招商引资,引进青稞即食食品加工项目,增加青稞附加值,为仁布县创造税收。
龙江玉米种满仁布农户房前屋后
这两年,仁布县八乡一镇的农户都爱在房前屋后种上引进自黑龙江的青贮玉米,这都是黑龙江省援藏鲜食(青贮)玉米种植项目示范带动下的结果。
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队员、仁布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韩阳来到仁布县切娃乡,对今年鲜食水果玉米的长势和青贮玉米种植情况进行摸底,为种植户答疑解惑。
切娃乡副乡长达珍顿珠说:“我们当地老百姓原来没有种植玉米的习惯,以往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地都是空着,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帮忙引进青贮玉米后,还培训种植技术,大家都很认可,近三年,乡里8个村子80%的老百姓都在房前屋后种上了青贮玉米。”
2021年,结合仁布县耕地少、畜牧饲养饲草不足等情况,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实施援藏项目,从云南、黑龙江分别引进鲜食水果玉米、青贮玉米品种,开始开展示范种植。
韩阳解释说,青贮玉米具有周期短、成熟快、种植密、田间管理方便、产量高等优点,同时作为牲畜饲草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利于长期保存。现在老百姓都主动自发去种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县从2022年的500多亩到2023年的800多亩,今年预计种植面积将达到近1000亩。
同样受到仁布百姓欢迎的还有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实施的青稞增产试验示范项目,在全县四个乡镇12个村开展试验示范,实现了仁布县青稞品种的大面积更新换代。其中,“藏青2000”就是当时示范种植的青稞品种。
“现在乡里90%的农户都在种‘藏青2000’,在保证青稞高产的同时,田间饲草产量也很大,大大缓解了饲草不足的问题,因此非常受老百姓欢迎。” 切娃乡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西洛说。
仁布县完全小学老师搬进新家
走在仁布县完全小学的校园里,热水房、教学楼、食堂、教师公寓……目光所及,常能看到“黑龙江援建”的字样。校园一角黑龙江援建的两栋崭新的教师公寓尤为抢眼,2023年底建成交付,学校30多位老师已陆续搬进新家。
该校教师彭琼卓玛告别住了10多年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公寓,幸福感溢于言表。“我们原来住的教师宿舍是平房,年头久了已经成了危房,密封不好,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现在我们全家搬到了新公寓,可以安心工作了。我又是班主任,上早读、晚自习住在学校里非常方便,学生宿舍就在旁边,方便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彭琼卓玛老师搬进黑龙江援建的新公寓
受益良多的还有仁布县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该院超声科主任白玛卓嘎一直苦于没时间外出进修,黑龙江援藏医疗人员的到来把学习机会送到了她面前。
“黑龙江的老师们过来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没做过早期的胎儿筛查、心脏彩超、四肢血管彩超等,跟着老师们学习,检查报告比以前做得更规范了,现在妇产科医生也说我们的诊断比以前更精准了。现在我跟黑龙江的老师依然常联系,遇到疑难问题就视频问他们怎么做。” 白玛卓嘎说。
哈尔滨医大二院派出的援藏医生在仁布县看诊
4月末,哈尔滨医大二院派出第八批援藏医疗团队来到仁布县中心医院,开启为期6个月的援藏工作。一方面,黑龙江派遣专业医疗技术人员到仁布县现场教学,另一方面,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安排仁布的医护人员到哈尔滨学习。马金明说:“5月9日,仁布县中心医院的10名医生刚从哈医大二院培训归来,近期,我们还将安排2名医生去黑龙江学习中医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