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内要闻

我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行动—— 让高原健康屏障更牢固

发布时间:2025-10-31 作者: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药品储备够不够?”“远程会诊系统还顺畅吗?”……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组织的医疗指导小组,来到双湖县人民医院,围绕药品供应、设备运行、慢病随访等关键环节开展现场指导工作。

“现在有了党组织牵头,我们底气更足了!”双湖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强久卓玛说,“我们医院作为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疗帮扶点,定期会有党员专家来坐诊带教和义诊,基层医护人员在岗位上就能学到很多技术和知识,能够帮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这是我区以党建引领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难题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区聚焦基层医疗“人才短缺、资源薄弱、服务不优”等痛点,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基层服务能力“提上来”,为守护高原群众健康筑起“红色防线”。

看病不再翻山越岭

10月,林芝市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依然一片苍翠。常年居住在这里的扎西顿珠因饮食习惯患有高血压和慢性胃病,“以前因为去医院的路况不好,路程远,胃疼时,只能靠忍或者吃止疼药缓解。现在交通方便了,不舒服的时候去县医院就能拍片,本地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通过5G远程会诊系统向林芝市人民医院或者佛山市中医院的专家求助。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好事!”扎西顿珠说。

在墨脱公路通车之前,这里曾是典型的“看病远、看病难”的民族乡。全乡1178人散居在高山峡谷里,村卫生室仅能处理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症。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山川阻隔,成为当地党组织的心头大事。达木珞巴民族乡乡长布姆曲珍介绍,在党建引领下,县级层面,西藏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以达木珞巴民族乡所在的墨脱县为例,林芝市人民医院、墨脱县人民医院和墨脱县藏医院的党员医疗团队定期下沉,不仅带来了便携式超声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等设备,还手把手教村医开展慢病管理、急救处理。“党组织把医疗资源送到了家门口,我们干事更有劲头,群众看病更有盼头。”布姆曲珍说,现在绝大多数“小病”在县域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看好病、就好医。

慢病管理精准到心

“阿佳,今天血压和血糖测了吗?来,我来帮您测一下。”清晨,拉萨市城关区扎细街道扎细新村社区藏医馆的党员医生嘎玛维色,背着药箱来到居民卓嘎家中。

卓嘎今年62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过去,她常忘记服药,血压血糖波动很大。如今,社区藏医馆的医生每周上门两次,不仅帮她测血压、指导用药,还教她做简单的健身操。

“以前我觉得吃药麻烦,现在嘎玛维色医生像亲人一样关心我,我肯定好好配合吃药、锻炼身体。”卓嘎笑着说,最近一次体检,她的血压、血糖都慢慢在接近正常范围了。

扎细新村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13%左右,其中半数患有慢性疾病。如何让慢病管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社区党支部探索出“党建+网格”的服务模式,将辖区划分为11个综合网格,33个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中心户,联合社区藏医馆的医护人员,组建“1+1”慢病管理小组,定期上门走访,给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社区居委会主任拉巴卓玛介绍,党员中心户牵头,联合社区藏医馆定时上门为社区里慢病患者、孕产妇、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基础医疗服务。此外,社区还每月举办“健康讲堂”,由党员专家讲解慢病防治知识,发放藏汉双语健康宣传手册。

“党员中心户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让慢病管理有了‘温度’。”拉巴卓玛说,“过去,很多居民对慢病不了解,不愿意吃药。现在我们通过党员志愿者上门走访讲解、在社区藏医馆举办‘健康讲堂’等方式,用身边案例说话,辖区内的居民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了。”

健康理念扎根高原

“饭前便后勤洗手,尽量不吃生肉、不喝生水……”在拉萨市当雄县人民医院,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宣讲正在进行。群众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台词,宣传卫生健康知识。

过去,当雄县群众因生活习惯问题,喜欢吃生肉、喝生水、人畜混居,导致肝包虫病发病率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当地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建+宣讲”的方式,将健康知识融入宣讲之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的包虫病防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不喝生水、勤洗手、不把生的牲畜内脏等投喂犬类,让健康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

同时,积极推进“党建+义诊”活动,让群众增强全民体检意识,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扎根高原。“我这个肝包虫病是前几年在我们村里的义诊中查出来的,确诊之后就一直在吃药。前几天,村里通知说今天县医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来开展肝包虫病义诊,我就又过来复查一下。”当雄县公塘乡甲根村第三组村民索朗次仁说,家里就自己确诊肝包虫病,应该是跟以前的生活习惯有关。因索朗次仁年事已高,医生建议通过吃药和改变生活习惯来恢复健康。现在,他严格按照专家要求“不吃生肉、不喝生水、注意保暖”的生活习惯来要求自己,身体日渐好转起来了。

如今的当雄县,包虫病实现从“高度流行”到“有效控制”的防治奇迹。健康理念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在牧民心中扎根、绽放,为雪域高原的美好生活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