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内要闻

织密“信息网” 赋能新生活 —记西藏通信发展的惠民之路

发布时间:2025-10-15 作者: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图为西藏电信公司施工人员开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材料搬运现场。记者 董国峰 彭琦 摄

图为近日,通信工作人员来到芒康县如美镇拉乌村村民家中了解群众关于通讯的需求。 记者 董国峰 彭琦 摄

“过去,我们想给外面的亲人报个平安都要跑到几公里外的山上找信号。”那曲市色尼区古帕村村民普布次仁感慨地说,“现在哪怕是在最偏远的冬季牧场,也有信号了。”

今年是我国5G牌照发放6周年,结合西藏实际,通信监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经过不懈努力,西藏通信基础设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行政村(居)光纤宽带通达率从4%跃升至100%,4G网络通达率从近乎空白提升至100%,提升幅度高居全国首位。

目前,全区已有90.4%的行政村通达5G网络,彻底改变了我区农牧区通信落后的面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那曲,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在这里开展通信网络建设,堪称世界级难题。

2017年—2024年,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承接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的建设任务。其中,那曲市任务尤为艰巨,共有384个村。部分偏远行政村及自然村海拔超过5000米,施工环境极其恶劣。

面对巨大挑战,西藏电信那曲分公司迎难而上。针对现场交底中设计不合理、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及时要求设计单位变更整改。同时,严格规范施工作业流程,坚决杜绝安全事故。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试点村的服务建设任务。

西藏移动那曲分公司的土旦顿桑,带领团队在那曲市1区10县的偏远村落建成466座基站。“记得在索县草场纠纷区,我们连续7天协调选址;在双湖县零下30℃的荒野中,我和同事饼干充饥、睡在车上。”土旦顿桑说,“如今,看到牧区孩子能流畅上网课,虫草采集点能拨通5G高清通话,我们实现了‘海拔高,质量更高’的承诺。”他们以“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为抓手,加速推动5G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持续提升农业生产区和加工区的网络覆盖水平。

2024年,西藏电信日喀则分公司承担亚东县上亚东乡嘎林岗村沟曲雄的建设任务。该点位位于海拔4200米的峡谷地带山上,施工半径内无通行道路,所有设备必须全程人工负重搬运。

为解决信号覆盖“最后一公里”问题,日喀则分公司成立专项攻坚队,制订详细方案,多次实地勘察协调,解决人员、器材等难题。最终,团队协作奋战24天,成功点亮该点位的信号。

漫天云霞掠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夕阳在20岁的姑娘罗曾卓嘎黝黑的脸上晕开“金妆”。“莫啦,快看,咱家的青稞田今年又丰收啦!”完成一天的劳作,坐在田地边,她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与莫啦打起视频电话。当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世界青稞之乡日喀则进入采收季,沉甸甸的青稞穗随风摆动,丰收在望的景象让人满心欢喜。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通信信号质量,深化城市重点场所5G覆盖,我区正以打造“信号好、体验优、能力强”的高品质网络服务为目标,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该行动聚焦文旅、交通、教育等12类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场景,加快提升其网络质量。同时,积极布局建设更先进的5G-A(5G-Advanced)基站,推动5G网络向5G-A演进,优先覆盖人流量大、业务需求密集的区域,在珠峰、“环喜”论坛等场景试点建设5G-A基站587个,开通5G轻量化基站7700个,更好地满足数字时代生活需求,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探索建立电信企业与行业企业网络共管共维的新模式,持续增强网络运维、监测和服务能力,强化网络与终端协同管理,提升网络能力开放水平。

通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项目”“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和“宽带边疆”建设,一张覆盖更广、质量更优、能力更强的信息网络正在雪域高原不断织密,为“幸福西藏”的建设提供着坚实的通信保障。

未来,西藏通信业将聚焦矿产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利用、高原轻工业、特色农牧业等支柱产业,深化5G融合应用创新,推动成熟应用规模化落地,赋能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