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务办理来这儿就对了,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对老百姓来说很方便。”近日,来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综治中心办事的群某,向记者夸赞这里的办事效率时说。
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工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高位推动、整合资源、科技赋能等举措,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高位推动,夯实基层综合治理根基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高位推进。相关部门整合工作力量,加快推进自治区、地(市)、县(区、市)、乡镇(街道)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平安稳定大协调、大指挥、大调度的工作格局。
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推行阵地共建、派员入驻、协同办公、融合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区42个县级、74个乡级综治中心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司法所实施规范化建设。派驻三级综治中心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卓玛调解室”“春风调解室”等品牌调解组织64个。派驻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专职人民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律师共526名,覆盖469个综治中心,覆盖率59%。
我区各级法院系统在综治中心多元化解区域设立诉讼服务功能区或立案窗口,通过开展以案释法、先行调解、诉调对接、案件受理、简案速裁等工作,积极推动“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我区各级检察系统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探索建立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修订完善群众来访的相关制度规定,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区各级公安机关立足职能,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推动警力入驻综治中心,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已在28个建成并运行的综治中心入驻了警力。
整合资源,实现“一站式”办理、实体化运行
面对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涉及的行业领域类型日趋多样的实际,综治中心逐渐成为矛盾纠纷解决“枢纽”,如今,群众遇到问题、有矛盾找综治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
全区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限度推动综治中心资源融合、要素集合、力量聚合,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充分感受到综治中心可以解决自身的利益诉求,全力推进服务保障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拉萨市整合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政策咨询等功能要素,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科学设立“1厅N室”功能区。第一季度,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230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230件、调解209件,成功率达80.9%。
山南市乃东区将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六中心合一”,统筹公检法司和信访、人社等8个部门、选派11名工作人员常驻办公,基本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实体化运行。
科技赋能,提升信息化治理水平
为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全区各级综治中心依托自治区综治信息化平台,推动信息化数据在各职能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共享应用,充分发挥平台实战化作用,努力建设“规范、便捷、联动、高效”的综治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智能化跃升。
日喀则市在全区率先完成非警务警情分流联动信息化,实现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互联互通。实施“智慧+交管”“低空勤务”“专业+机制+大数据”等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科技赋能警务实战效能大幅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我区将不断把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站”,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责任编辑:次仁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