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保障灾后重建用工需求,推动城乡劳动力规范有序转移就业,桑珠孜区将用工保障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迅速部署、精准施策,通过组织化劳务输出为灾后重建注入民生力量,实现“重建提速”与“就业增收”双向赋能。
一、高位部署强统筹,责任落实“零延迟”
桑珠孜区将灾后重建用工保障列为重点民生任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明确县乡两级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精准推送用工信息,纵向贯通乡(办)、村(居),横向联动行业部门,构建“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劳务输出筑牢组织基础。
二、精准对接促匹配,就业服务“零距离”
采用“双线对接”模式提升供需匹配度:对上联动上级人社部门及兄弟县区,精准掌握重建项目用工数量、技能要求、薪资标准等关键信息;对下组织乡(街道)、村(居)干部入户宣讲,重点动员脱贫户、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激发群众参与重建的内生动力。2025年10月以来,已分三批组织43名农牧民赴拉孜县、定日县参与重建,预计创收超60万元,为项目按期推进提供人力支撑。
三、闭环服务暖民心,权益保障“零死角”
区人社局化身务工群众“后勤管家”,安排专人全程跟车服务,实现“出门上车、下车就业”的一站式输送。行前召开安全部署会,通过政策宣讲、资料发放等方式,重点强调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普及劳动维权知识,切实增强务工人员安全防范与权益保护意识,让群众就业更安心。
下一步,桑珠孜区将持续做好务工群众跟踪回访,确保“输得出、稳得住、干得好、能增收”,同时健全组织化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以就业帮扶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