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岗巴县昌龙乡乃村的
确吉
在9月27日上午举办的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受到表彰
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传承拥军光荣传统
绽放戍边团结之花
确吉
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阿妈啦”
那年
确吉的母亲拉吉突发心脏病
是部队医生及时赶来救治
从此
他们一家与村庄旁边的连队官兵
变成一家人
……
今天
让我们走进确吉的故事
确吉,中共党员,1962年3月12日出生,西藏岗巴县人,现任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委员会主任。2023年荣获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称号。
在乃村有一个几代拥军的家庭,家里61岁的确吉老人更是被战士们亲切地称呼为“阿妈啦”。她的军民团结、拥军模范事迹响彻全国,她们一家用平凡的一生践行了一代代不平凡的爱国拥军典范,谱写了军民团结共守边陲岗巴的先进感人故事。
岗巴县地处祖国边境一线,全县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这里孕育了“高原戍边模范营”。2016年,习近平主席签署中央军委命令,授予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岗巴边防营“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高原戍边模范营”全体官兵回信。这里是孔繁森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是孔繁森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在这里,“爱国拥军模范”拉吉、“最美拥军人物”确吉母女俩60多年接力拥军的故事传为佳话。
在这海拔47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人民解放军日复一日守护着全县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这里有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其代表性人物有全国拥军模范代表拉吉家庭,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吹遍高原,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确吉一家也过上了好日子。也就是那时,他们第一次见到了“金珠玛米”解放军。1987年9月的一天,确吉的母亲拉吉老阿妈突发心脏病,情况危急,这时,部队的医生及时赶来给拉吉救治,保住了性命,获得重生的拉吉,从此把驻在村庄旁边的连队官兵当成好邻居、一家人,主动随队巡逻担当向导,给官兵打酥油茶。得知冬天水管冻住,官兵们用水困难,她还发动村民组成背水小队,给官兵们背来“拥军水”,得到了老西藏精神传承人、时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孔繁森同志的充分肯定;2012年,拉吉老人病危,临终前,她对女儿只有一个要求,传承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牢记妈妈的嘱咐,确吉继续踏上了拥军路。
作为全国拥军模范老阿妈拉吉之女,继承拉吉老阿妈的遗志,始终保持着拥军模范的优良传统,被广大岗巴军人亲切称为“高原上的拥军阿妈啦”。在岗巴军民中,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慈祥的母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阐释什么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之情,在全国拥军模范行列中,她是一朵长久不衰的格桑花,永远绽放在雪山高原之巅,受世人敬仰。
确吉老阿妈40多年如一日继承着拥军老阿妈角色,对待部队官兵如亲生儿女,时刻牵挂着,呵护着,让官兵在他乡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用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人,温暖了驻军官兵的心,每年主动到部队看望官兵,为新兵们做心理上的疏导,经常邀请官兵到自家吃藏餐,切实在全村、全县,乃至全区发挥着爱国拥军带头模范作用。在她的带头下,全村掀起了爱国拥军热潮,确吉老阿妈不仅主动担任前线女子后勤支援者,带头将自家土豆,羊肉等生活物资捐赠到前线部队手中,保障了一线部队物资的供给,同时为了保障官兵们的身体不受风寒摧残,组织全村妇女为前线部队官兵编制羊毛手套,羊毛护膝等保暖品,第一时间联系乡党委对接部队,及时将保暖物资送到部队手中,她还带领乡亲们自费购买了3万多元的矿泉水、酸奶、水果、面包等物资送到执勤点。确吉还拿出上万元积蓄,买了50双手套、100双袜子以及食饮品,亲自送到执勤官兵手中。目前她所赠送的部分羊毛手套等物品已在岗巴营国防教育馆展示,同时驻地部队为确吉老阿妈送去了“待兵如子,视连如家”八个金灿灿大字的锦旗,真诚传递着官兵们对老阿妈崇高的敬意和褒扬。每逢部队重大节日期间,部队官兵都会第一时间邀请老阿妈为新兵讲述拥军故事,每当岗巴营官兵举行新婚典礼时,点名邀请老阿妈作为新婚家庭主婚人,部队官兵在骨子里将老阿妈视作自家的亲娘一般。
确吉老阿妈不仅自己拥军爱兵,还带领身边人积极参与双拥工作,共同谱写军民鱼水深情,唱响军民团结赞歌。官兵们远离家乡,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驻地群众的安危,驻地群众也用真心真情温暖着连队官兵。大家亲如一家,共同在边陲一线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军民团结赞歌。在拉吉、确吉、德吉三代拥军模范的影响带动下,如今的岗巴,保障前线、支持前沿、服务前哨,早已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坚定共识和自觉行动。每年退伍季,官兵们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军民团结的情谊却历久弥新,代代相传。
确吉老阿妈的故事,感染着每一个人,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拥军热情,增强了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自觉性,进一步坚定了村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她也成为岗巴乃至全区的新时代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