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今日日喀则

就业服务“下沉”牧民家,萨嘎县这样打造数字零工市场“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09-10 作者: 来源:萨嘎县发布

萨嘎县在就业形势日趋复杂、灵活就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以创新为驱动,借助互联网技术,积极打破传统就业模式的时空限制,为广大劳动者和用工主体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对接桥梁。

搭建村级零工市场服务点,提高零工市场注册量

(一)线下注重推广,服务“下沉”群众身边。工作人员精通零工市场小程序操作流程,遇到不会用智能手机的群众,“手把手”帮助注册零工市场小程序。针对县城酒店、超市、汽修店等用工集中场所,我们采取分片包干、张贴海报,全面加大宣传引导,提高知晓率。同时,主动与七乡一镇联动,把海报优先贴在工地工棚、村委会公告栏、畜牧合作社等地,吸引有意愿就业牧民扫码注册。截至目前,任务数375人,注册数491人,完成率130.93%。

(二)线上注重精准,群众“指尖”实现办理。依托数字零工市场小程序,与用工单位协商实时更新县城酒店客房保洁、工地搬运、超市理货等短期岗位信息,充分考虑到农牧民群众语言不便,工作人员用藏语实时翻译,耐心协助操作,并联合乡镇社保专干,通过零工市场小程序向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点对点推送匹配岗位。

建立“培训+指导”服务,提高零工市场实用率

(一)线上培训破解“学用难题”。前期发现不少群众下载后不会操作,我们立即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业务培训,给各乡镇人社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屏幕共享演示如何查看岗位、报名应聘,还开通连麦功能实时解答问题。再由乡镇人社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指导用工单位及群众。

(二)线下培训解决“实操困难”。乡镇人社基层平台工作人员联合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利用村民大会、党员学习日等契机,开展集中宣传讲解。通过播放西藏数字零工市场小程序宣传视频,针对村民的疑问,工作人员现场答疑解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让村民切实了解数字零工市场小程序能为他们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操作困难。

(三)用心用情服务“小程序高效使用”。充分考虑到部分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人社基层平台工作人员、驻村工作队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工作人员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放牧点服务指导村民注册账号、完善个人资料、浏览岗位信息以及投递求职申请。对于年龄较大或理解能力较弱的村民,耐心反复演示,直到他们能够独立操作。

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提高零工市场成交率

为让农牧民群众通过数字零工市场真正实现高效增收,建立了“县人社+乡镇专干+用工单位”三方联动机制,把服务链条从“发布信息”延伸到“上岗结算”全流程。县人社局、乡(镇)工作人员对接县城酒店、施工队、民族手工作坊等用工单位,确保用工信息准确有效,让农牧民群众干得放心。用工单位有需求时,第一时间响应,确保有工可用。积极听取村民反馈和做好市场需求调研,及时向平台运营方提出优化建议,推动平台不断完善功能,提高岗位匹配的精准度。部门协同配合切实让零工就业从“碰运气”变成“精准对接”。通过三方协作,全县零工上岗效率得到了提高。

截至目前,任务数18人,成交量25人,完成率达138.89%。接下来,萨嘎县还将持续开发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行业,让农牧民通过数字平台稳定就业,实现增收。

下步,萨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深耕数字零工市场建设,服务做得更细,让每一位想增收的群众都能通过数字平台找到合适的岗位,用科技赋能托起群众的增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