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的晨光穿透云层,在定日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首批民房入住仪式拉孜分会场,村民们身着盛装,在欢声笑语中接过了象征新居的“钥匙”。其中两把分别递给了双联户户长多布旦和脱贫户边巴,这是拉孜灾后重建首批交付的“幸福凭证”。
全家上阵:机械轰鸣中的家园守望
灾后重建期间,多布旦一家积极参与重建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也亲身见证了家园重建的过程。大儿子落追操作挖掘机,二儿子加措驾驶自卸车运输建材、大儿媳在工地当小工。老两口在安置点支起的帐篷小卖部,成了施工队员的“暖心角”。每天清晨,甜茶的香气总能引来工人们,“阿玛啦,来八磅甜茶!”的招呼声,成了工群同心最温暖的驿站。
在入住新家的第一天,多布旦一家欢聚一堂,在新房子里享用了第一顿温馨的饭菜。大儿媳普布满怀喜悦地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宽敞又舒适,足足有260平方米,我对咱们一家人未来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新居梦圆 感恩前行:第一户入住的四口之家
距离多布旦家200米处,边巴家的新房崭新的藏式门帘随风轻扬,锃亮的地板胶映着阳光。乡里的党员志愿者正忙着和边巴一家一起将家具搬进新居。
搬进新家的第一件事,女主人央宗郑重地将领袖像悬挂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脸上写满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她凝视着照片,眼眶微红,动情地说:“这么快就能住上新房,感觉像做梦一样。”
大女儿达娃普尺激动地说:“现在的房子安全又宽敞,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真切切的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会努力学习回报家乡。”丈夫边巴在康嘎村参与房屋彩绘工作,收入也很好。
钥匙转动时的未来式
8月15日,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舞蹈,夏拉苏康嘎自然村迎来历史性时刻——村民们正式入住灾后重建的新居。宽敞的独立院落,齐全的生活设施,不仅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着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怀。
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钥匙转动开启新居的声响,是幸福生活的序曲;此起彼伏的"扎西德勒"祝福声,包含着村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这交织的声音,奏响了康嘎村在党的领导下,迈向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中央部门网站
西藏自治区部门网站
日喀则市相关网站
涉藏网站
其他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