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组织实施2023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2023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落实落地,现将18个县区委书记和6个行业系统党工委书记牵头领办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分6期进行公示,接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中共日喀则市委党的建设(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9月20日
康马县“坚持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全面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康马经验。既定工作举措:探索推行“一网三统五微四创”治理模式,构建“县级网格中心-乡镇网格中心-村级网格大队-网格小组-联户单元”的网格架构,在网格体系中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整合形成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一张“红网”,严格落实网格员7项职责,实行网格统办治理任务,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实行道德红黑榜、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探索网格“连心共治、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实现群众90%以上事务在网格办理。现阶段推进情况:2023年以来,康马县将“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县委书记扎西多布拉把关,研究制定《康马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一网三统五微四创”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采取月调度、季推进方式常态化督导全县乡村治理工作,系统谋划、多方施策,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全面谋划、整体推进。先后召开推进会5场次,评比晾晒现场观摩活动1次,专题培训2场次,预算资金45万元保障各乡镇治理工作经费,全县“一网三统五微四创”红网治理体系比较成熟,162个网格小组配齐823名专兼职网格员,网格长、网格员、双联户长,党员占比分别达到100%、85.8%、46.5%。按照“五好”标准,“三认”原则评定党员中心户440户。安装605个“数字乡村”系统探头,打造信息化治理平台,提高乡村智治水平。建立“连心共治、吹哨报到”机制,同步开展“敲门”行动,政策宣讲490次,收集群众诉求235件,为民办实事763件次,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系统统筹,多元融合。“三统”治理路径更为高效,各方治理资源和各类治理队伍在网格融合,全面构建“一统六联”工作格局,网格小组累计上报网格巡查事项483件次,办结438件次,90%以上的群众事务在网格办理,有效释放“红网”治理活力。“五微”治理切口作用充分发挥,“微网格、微清单、微服务、微助力、微积分”高效协同。全面实施党员积分制、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等机制,将乡村治理内容与积分设置相结合,大力推广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激发党员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用“小积分”撬动乡村“大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域推广乡村党校(百姓课堂),县城驻地“大党委”发挥实效,南尼乡等2个“联村党委”建设扎实推进。建成“红石榴驿站”5个、党群议事点2个,丰富农牧民群众服务载体,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推动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崇德向善成为群众自觉行为。“四创”治理目标基本实现,和谐乡村建设底色更亮,治安刑事案件、群众信访事件、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以上。富裕乡村建设活力更足,49个村实现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超过10%。美丽乡村建设颜值更高,植树造林415.67亩,推进厕所改造3245户、人畜分离2875户,村容村貌持续提升。边境乡村建设合力更强,固边兴边富民走向深入,边境乡村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亚东县“建强边境搬迁党组织助推固边兴边
富民行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建强边境搬迁点党组织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组织县直单位对搬迁点进行调研
年初既定工作举措:建强阵地堡垒,抓好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场所建设等。深化为民服务举措,开展志愿服务、党员“三包”、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各类活动。开展守土固边行动,发展兴边富民产业,以党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
现阶段推进情况:坚持强化思想、筑牢堡垒,深入实施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建设工程。市政协副主席、亚东县委书记扎西次仁作为书记项目第一责任人,今年以来深入边境搬迁点调研27次,检查指导工作16次,到边境搬迁点党组织督导工作6次,召开专题会及相关会议19次,高质量推动书记项目实施。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教育培训10余次,覆盖边境搬迁点群众1600余人次。成立朗马浦党工委和查马浦党支部,改选庞达党支部委员会,在边境搬迁点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荐选举13名政治可靠、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委员,选拔3人参加中专学历提升班,4人赴区外学习培训。边境搬迁点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阵地堡垒不断建强。
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全力以赴为民排忧解难。今年以来436名机关、行业领域党员干部与373户1879名搬迁群众结对认亲交朋友,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为群众办实事68件,参与党员干部850人次。组织援藏医疗志愿服务队,“两新”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义诊、义剪、义修便民活动127次,免费为边境搬迁点群众拍摄全家福、证件照,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折价189.1万元。以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文艺汇演、政策法规宣讲70余场次,惠及边境搬迁点群众7000余人次,边境搬迁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造固边兴边富民样板。扎西次仁同志对边境搬迁点各项民生工作亲自谋划部署,研究制定鼓励边境安居的若干优惠政策。成立县委就业服务保障委员会,本级财政注入800万元,全面统筹岗位开发,精准开展技能培训7期,边境搬迁点群众稳定就业502人,基本实现一户一岗。创新“党支部+五共五固+民宿”模式,打造主题民宿7家。深挖特色资源优势,由党支部和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在林下资源采摘、大棚蔬菜种植等产业上多点发力,今年以来创收53万元,群众的腰包鼓了,生活富了,爱国守边意识更强了。

庞达村举行2023年上半年产业分红大会
聂拉木县“打造‘两新’组织党建共同体
‘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指导1个“两新”产业链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打造“红色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1次、为基层群众幸福排忧解难6次,开展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活动12余次,安排企业结对集体经济薄弱村3个、帮助薄弱村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上。年初既定工作举措:以樟木口岸货运双向通关为契机,充分发挥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示范点——神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党支部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整合樟木口岸海关、边检、消防等中(区)直单位和共建单位、企业的党建资源,通过“两新”组织、县属国有企业与樟木口岸合作共建,突出推进学习联组、宣传联动、活动联办、发展联推、公益联手,合力破解发展瓶颈以及党建重点、难点问题,打造“两新”组织党建共同体,擦亮“红色引擎”党建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现阶段推进情况:以“全覆盖”健全非公组织体系,将实事落到实处。县委书记高度重视,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书记会议、口岸党工委集体研讨会,对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亲自部署、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举行揭牌仪式,成立非公有制组织大党委和3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以《聂拉木县非公行业党组织领办实事任务分解表》细化举措,非公党组织结对3个村党支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口岸物流企业联合党支部与口岸管委会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同开展“我为口岸发展建言献策”主题党日活动,团结联合更深入。以“规范化”提升组织生活质效,将标准落到实处。对非公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定期提醒,逐季度下发涵盖上季度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季度要求的清单式通知,确保工作要求一目了然;选派4名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党建指导员服务联系新成立的行业党支部,规范指导党建工作,落实双向互动工作机制、民主议事机制、激励关怀机制,紧盯标准化建设这个“主抓手”,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粘合剂”,抓实支部建设这个“着力点”,截至目前党建指导员深入各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具体指导,规范组织生活12次。以“服务力”强化为民情怀,将惠民工作落在实处。各非公党支部以开展“主题党日”为契机,为企业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宣讲4次,自发组织捐资助学、助农助残、义务巡诊等社会公益活动5次,累计捐款捐物折合4.9万元;神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张謇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兑现亚来乡来新村藏药材种植基地(温室大棚)租赁费12万元,为来新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樟木物流企业联合党支部联合口岸管委会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5次、共同学习研讨上级文件精神5次,开展樟木口岸街道、森林、水渠卫生整治活动10次。
定结县“以‘五共五固’为抓手,着力打造
‘国门党建’示范带,筑牢边境一线安全屏障”
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情况
预期效果:军地基层党组织“五共五固”结对共建成效提升明显,“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工作富有成效,党群干群、军地关系持续改善。年初既定工作举措:在“珠峰领航”党建品牌指引下,抓实抓细定结县“边境党旗红 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积极探索“1连(所)+1村军警地助产”、“共诊”两个模式,健全完善“政治辅导员+党建指导员+边境工作顾问”、“校内联络员+校外辅导员+校外指导员”和“边防民警+乡镇班子成员+村干部”军地党组织包片三个联系机制;打造陈塘、日屋“国门党建示范带”、陈塘镇“烈士纪念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军地党组织“五共五固”结对共建主题街和“四个创建”红色长廊四个亮点,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推动“五共五固”军地结对共建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强劲动力。现阶段推进情况:以学铸魂,“两个维护”思想根基更加稳固。县委书记带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常委会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引领学。同时依托军地结对共建精挑细选8名政治辅导员、54名党建指导员,常态化开展送教上门、宣传教育,组织乡村干部、部队官兵赴各地观摩学习“五共五固”典型做法3次,着力打造“国门党建”示范带,筑牢边境党建红色长廊,绘好对伟大祖国和伟大领袖的忠诚底色。以干践行,兴边富民成果更加喜人。县委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军民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军地共建难点堵点。结合乡村振兴、“四个创建”等重点工作,组织驻地部队与村党支部、卫生室、合作社、学校结成53个帮扶对子,同时驻地部队投入90万元帮助江嘎镇芒热村养殖合作社、萨尔乡苗圃合作社发展壮大产业,共同搭建产业发展“快车道”。以行增效,军民鱼水关系更加紧密。着眼同心同向,多次牵头组织与驻地军警部队开展联谊、慰问、茶话会等活动推动双拥共建和民族团结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共开展军医下乡、为民办实事、文艺汇演进军营、巡边护边、国防教育进课堂、先进事迹宣教等各类活动500余次,特别是驻地部队投入150万元全面打造“八一爱民学校”、并设立15万元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地方慰问驻地部队急需药品物品价值1.8万余元,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在定结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