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藏古刹 班禅住锡地 扎什伦布寺
以日喀则市为中心的后藏是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日喀则曾非常繁盛,到现在,它也是西藏仅次于拉萨的第二大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彰显了浓郁的后藏风格。
位于日喀则城西的尼色日山南坡的扎什伦布寺,“扎什”意为“吉祥”,“伦布”指的是须弥,是黄教六大名寺之一,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住锡地,也是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
其建筑布局是在山坡上五座高大建筑自西向东一字排开,依次是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殿、四世班禅灵塔殿、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展佛台;山麓偏东为大经堂及附属殿堂。
寺内白色建筑为僧人居住的地方,红色建筑为礼佛的大殿。僧人居住的房屋以白色、红色、黑色为主,分别代表四臂观音、文殊菩萨和金刚。
寺院内的卓瓦树,因其枝条可以用来做酥油灯的灯芯,所以又名灯芯树。
强巴佛殿内供奉世界上最大的铜弥勒佛。这尊弥勒塑像呈坐姿,高26.2米,据介绍,为了便于游客瞻仰佛像,强巴佛殿分为五层,可分别瞻仰铜佛的冠部、头部、胸部至肩部、腰部及莲花座,但由于大殿年代久远,为了游客安全上面,四层已不再对外开放。
喜格孜步行街 后藏建筑风格的如意宝地
在意为“如意宝地”的日喀则,有一条喜格孜步行街,“喜格孜”是藏语日喀则的语音直译,这一条街也汇集了后藏各式建筑风格,成为后藏建筑风格的大展台。喜格孜步行街位于日喀则市主干道青岛路的西侧,是前往扎什伦布寺的必经之路。
它建于2003年,步行街总长近千米,路面全部采用当地产的磨光花岗石铺就,集文化、旅游和休闲为一体。街区各建筑物充分体现了日喀则地区民居建筑风格和特色,汇集了各县的建筑装饰特点,外观色彩艳丽,造型别致,别具一格。街内每一幢建筑都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有近似于穿斗枋,排列式人字形屋顶的木式结构设计;有展示高僧、活佛、达官贵人身份地位的高档建筑;有体现萨迦、定日、拉孜风格的“日松共布”;还有展示夏鲁风格的斜坡式绿色琉璃瓦。喜格孜步行街的建设既延续、发扬了民族和地方建筑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城市道路和建筑的理念,是一条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步行街。
步行街西面连接扎什伦布寺文化广场,北面连接特色民俗村。这三点连成一线,实现了旅游、商贸、娱乐多功能的汇集。
责编:德央
文章链接:http://www.xzrkz.gov.cn/tscg_1860/201601/t20160106_101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