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江孜县班觉伦布村:党建“红色引擎”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0 作者: 来源:云端珠峰

60年沧桑巨变,雪域高原再涌春潮。在雅江之畔的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老氆氇织出新纹样,旧牛圈飘出咖啡香——党建引领下,千年非遗与时尚文旅正双向奔赴、交织成画。



走进“阿佳格桑工坊”,织机声、欢声笑不绝于耳。工坊内,十余位阿佳端坐织机前,经纬翻飞、手法娴熟。拥有千年历史的江孜氆氇,却一度陷入“年轻人不愿学、产品卖不动”的窘境。村党支部把难题当考题,以“党建领航、党员带头”破局——党员格桑赴上海取经,带回全新设计理念与市场思维;组建集技艺研发、产品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氆氇研发中心,老艺人、设计师、年轻学徒同台献艺。



“在上海亲眼目睹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又跟随团队前往巴黎参展,看到很多人对氆氇的喜爱与认可,才明白我们手中的氆氇不仅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更是走向世界的窗口!”格桑的眼中满是自豪。



如今,工坊从最初格桑一人单打独斗,发展到19人的专业团队。在坚守传统编织技艺的同时,团队还大胆创新:传统祥云纹遇上几何撞色,氆氇变身围巾、香薰包、民族风娃娃,古老氆氇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阿佳们月均收入5000元,比过去翻几番,“守着老手艺”变成“捧上金饭碗”。



“工坊生产的氆氇花样多,顺应年轻人审美,巴黎LV集团、乐活马西百货商场已经上架,还在开拓纽约市场。”江孜县群团工作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央吉介绍道。



班觉伦布村,一座50年历史的牛圈“长”出了全江孜最潮的“牛栏咖啡厅”。为盘活闲置资源、深挖特色文化,村党支部对接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在尊重原貌基础上创意改造,将老民居牛圈打造成一家兼具民族风情与现代休闲功能的特色咖啡厅。


“牛粪是当地群众取暖、做饭的重要燃料,承载着很多人的温暖记忆,我们想把这一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咖啡。”咖啡馆主理人曹晓旭表示,经过反复试验,采用海拔4500米的牦牛粪烘焙咖啡豆,自带青草清香;黑陶杯、氆氇垫、青稞饼干,让一口“江孜味道”征服游客味蕾。



如今,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循着咖啡香,逛工坊、游古堡,形成“品尝特色咖啡、体验氆氇编织、游览名胜古迹”的链式消费。当地村民通过销售手工艺品、提供向导服务等途径,腰包变得越来越鼓。


从“守着老手艺”到“闯出新市场”,从“破旧牛圈”到“网红打卡点”,班觉伦布村的蝶变,正是“党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党建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同谋划同推进,摸索出“文化传承有载体、产业发展有路径、群众增收有保障”的发展格局。


站在新起点,班觉伦布村将持续放大“红色引擎”效应,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让“小村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窗口”,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福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