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在康马县南尼乡南尼村积分超市,村民达瓦正把一摞积分券递给工作人员,细细对照积分册,洗衣液、保温壶等奖品被送到手上。这份喜悦,源自“村民随手拍”——2023年以来,南尼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村民发现环境问题、上传平台、自行处理即可得积分。拍照上传、积分到账、超市兑换,简单三步让村规民约从“纸上”落到“指尖”,更落到“心尖”。
“村民随手拍”是南尼村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生动缩影。村党支部把“一赛两比”搬上擂台:群众比公约执行、党员比作用发挥的场景随处可见——乡干部带领党员干部自带工具,把幸福院、主干道收拾得干干净净;驻村干部走进达瓦平措家,一边为屋内整洁度打分,一边算起“收入账”。群众真真切切看在眼里——村庄“颜值”“气质”双提升。
数字赋能,让治理长出“智慧翅膀”。快递代收发点,报手机尾号、扫码,30秒取件;连接全村的数字系统实时回传村居动态,谁家水管漏了、哪条巷子灯坏了,大屏一清二楚,小事不过夜。
民生跟着民声走。村里先后建起“小澡堂”“便民理发区”,老人洗澡、理发不出村;15分钟步行圈串起卫生室、幼儿园、健身广场,群众日常各类需求抬脚即达;幸福院每天9小时开放,就餐、体检、按摩、读书、健身一站配齐。年过六旬的坚参竖起大拇指:“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幸福院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一周一次体检,还可以健身按摩,这里就是我们第二个家。”
精神生活同样富足。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开设的“百姓课堂”成为群众的“精神粮仓”,党员干部、基层宣讲员纷纷登台,理论、普法等特色课程周周开讲,通过文化交流、政策宣讲、互助实践等形式,让各族群众在学习中增进共识、在互动中凝聚力量。
从“村民随手拍”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到惠民设施温暖民心,再到“百姓课堂”凝聚思想共识,如今的南尼村,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把服务温度传递到群众心间,一幅基层治理有序、民生福祉充盈的幸福图景,正在雪域高原徐徐铺展。